省发改委已经公示,造杭绍金铁路,设置绍兴西站和漓渚站。
在机场高铁萧绍特大桥DK63+348.753以及DK67+372.305处采用18号道岔引出,新设如松村线路所;
凑巧看到一副图,绍兴北站西边的断头位置,是DK72+940.77。
由此在地图卫星图上,沿着施工道路的痕迹量过去,DK63+348.753大概是如松瓦泥池的西岸,DK67+372.305白马山东边和运河交叉处。
杭绍金铁路能不能造下去,还不能打包票,但这两处岔道,已经要求完成设计,是肯定会造的,钱由绍兴出。
从那个道岔型号来看,侧边允许速度是80码。对于高铁,这个速度肯定是龟速,但对接近车站而言,这个速度也差不多。
不造,自然不必有下文,如果造,那么,绍兴西站设置在哪里?
有人估计,造在于越快速路和临杭大道的交叉口附近。窃以为,这个位置相当的不伦不类。首先,这个交叉口,看似大道通衢,其实,要下去不方便;其次,离1号线临杭大道站的距离不伦不类,乘客从地铁站下来,走路嫌远,转公交,这么近,班次少,那可是感觉很麻烦的。即使规划4号线改道经过那里且设站,那么,两个高铁站都在4号线上,有“贫富不均”的缺陷,况且临杭大道站是1号线和4号线的换乘站。
由此想,临杭大道站和河边的80米地带,刚好挤下一个2台4线高铁站和一个地铁站(规划4号线)并排。(当然,高铁线和地铁线的电力线路距离很近了,要加屏蔽)。高铁站,朝西,利用已建成的十字路口进出,利用临杭大道站北侧的地面作为广场。不建在西侧,因为挤不下,虽然十字路口可以移动,但1号线为了十字路口做的大跨度,不能移动了。如果目前地铁站的站台层的设备允许淋雨,那对于布置是更加的灵活了。
高铁站在西,规划4号线站房在东,之所以这么布置,一方面,预防高铁线路和地铁站在北侧交叉很麻烦,另一方面是考虑高铁站的“情绪”,给它一个广场,地铁站站房就“龟缩”在高铁站背后和河之间算了。两个站的线路上跨1号线,不管高铁和地铁的线路梁高是否相同,梁底都是同样的标高——离1号线的线路有安全距离及检修空间。这个高铁站,真的是高。
(从方便地铁换乘以及设置“铁地单向免检换乘通道”的角度,是4号线站房在西,高铁站在东边的好。)
于是,目前1号线和4号线,是L形换乘,中间插了一个高铁站,换乘距离是长了些,但似乎,别人家的换乘也要走这么多路。偏偏这一条长通道,还会有一个很好的作用,等下讲。
人毕竟不是轮子,势能的降低,不会带来动能的增加,因此,路线要尽量的避免起伏。
刚才说到高铁和4号线的梁底同标高。那么,1/4号线换乘通道的长通道的标高取多少?按照一些“套路”和“规范”,净高不小于2.2米,当然,是装修面,不是结构面。于是,换乘通道从1号线站台端部就起坡,做台阶,到高铁/地铁梁底下2.2米处,做长通道,到4号线两条线路中间,采用转角台阶继续上去。这样构成1/4的地铁换乘。
高铁的站台,此时还跨在1号线上面,在每一个站台上,均开地洞,站台空腔内,设高铁出站闸机(或在地洞前就设置)、地铁售票机、地铁进站闸机,到1号线两条线路中间,高铁站台空腔下面板开洞下去,接通1/4号线换乘长通道。这是“铁地单向免检换乘”。每个站台都设置,确实要多设置设备,多一个保安盯梢,但对乘客的方便性是很有益的。
这样,地铁1号线站房、4号线、高铁站房,都合成一体了,这个大站,改名绍兴西站好了。反正,地铁站不讲名份,只讲实效哈。本来,临杭大道站这个名称,也不是非常的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