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祝贤文
端午节是个传统节日,放假三天。大家都希望这个节日能过得欢喜温馨,子女来看看父母,父母能看看子女及孙辈,图个心里安慰。
今年端午前夕,老伴早跟我商量了,说:“端午节让子女们过來聚一聚,买点啥菜好吃?”但又说太忙了,有点力不从心。心里头总在这两难之间纠结。
初四日,大儿子在大家庭微信群上发来消息,说由他女儿、女婿发出邀请,邀请我和老伴,还有她的叔叔、姑妈都全家初五晚上在“好灶头”聚餐。老伴和我暗自庆幸,这一顿过端午的招待麻烦事,给我们免掉了。晚餐时分,小儿子开车把我们接到饭店,一进餐厅包间,看到我孙女的公婆、孙女的外公外婆、她的舅舅、舅妈也都来了。将近二十个人围坐一大桌,真是其乐融融。
同一天上午,我刚从老年活动室回到家,一进门老伴就跟我说,小儿子让快递寄来了节日礼品。有粽子、绿豆糕、鲜荔枝、西瓜、桃子,一共五箱,包装都精美漂亮。
节日前一周,老伴去小区门口的地摊早市买菜,不小心踩到地面一个小坑,脚踝扭伤了。好在离家近,赶紧用冷水冷敷,阻止了微血管出血。可到了傍晚,脚踝部位还是肿了。老伴想去医院看看。但我都八十岁了,怎么把她从三楼弄上车送到医院,这成了个难题。于是,我建议老伴打个电话给女儿或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谁有空,就谁来,把妈送到医院去看一下。”结果,女儿来了,开车把老伴送到医院,还通过关系约到了主任医师接诊。医师很热情地对老伴说:“问题不大,今天不用做CT,买瓶云南白药喷剂喷喷,要是明天更痛再来检查。”一个让我头疼的难题就这么解决了。
经历了这三件事,我就联想到,假如我们没儿没女,到了端午节,人家热热闹闹,阖家团聚,我们就会冷冷清清。或许我有点住养老院的钱,住进了养老院,但无子女來探望,也只能强颜欢笑地接受慈善的被关爱,心中肯定会泛起酸楚。养老院的这种节日氛围,能与这家庭亲情温馨可比吗?插一句,聚歺时,我又见到了我的玄外孙女,她刚会走路,咿呀学语,讨人喜欢,这是天倫之乐。
假如我们没有子女,能一个电话把女儿叫来,让她给送去医院,还接受热情的医疗服务。如果无子女,即使还有点钱,当真的老了遇到病痛和生活细节上困难时,我能事事去找邻居、找朋友、找社区、打120帮助解决吗?这容易吗?若在养老院,养老院里会这么热心安排吗?这些晚年困难事,总究不如喚子女来得方便和心安。有血缘关系,有亲情在,体贴关心就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当初是个独生主义者,那情况恐怕更糟糕。年轻时虽然自由自在,活得像神仙老虎。老了说不定连狗都不如。当今社会,老人晚年生活比不上宠物狗的也不少见,可没儿没女的老人肯定比不上宠物狗。狗还有人当宝贝宠着,一个孤寡老人,谁会把你背回家去当宝貝供着。虽说养育孩子辛苦,做父母的也可以说不求回报,但事实一般总会有回报的,大小而已。即使是你住入养老院,有最多钱,没子女照样被人当只弃狗欺侮,你也无力反抗,因为无子女來替你出头评理。有人说养个子女,就是不孝,吓吓人也好,此话不假。各人有各人的活法和思想,我不强求认同,别人咋想我不清楚,但这可确实是我的切身体会。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