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助力山海协作!绍兴潘宏医生好样的,为她点赞
yizhen风
25-09-06 07:38 绍兴
楼主
8月29日,绍兴上虞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潘宏结束医疗支援景宁之旅,回到上虞。两个月的帮扶经历,让她与共事的景宁医生以及畲乡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回虞后,决心用远程医疗继续服务畲乡百姓。

依托山海协作工程,上虞第二人民医院与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卫生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派出骨干医生全力以赴帮助沙湾镇卫生院建强临床专科,培养骨干人才,填补技术空缺,提升综合能力,满足当地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今年6月底,潘宏踏上了医疗帮扶景宁之旅。

潘宏深知医院之强,源于科室之强。到沙湾镇卫生院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到日常门诊和科室建设中,一边接诊,一边带教医生。

沙湾镇依山傍水,终年气候较为湿润,夏季贪凉饮冷,居民体内湿气更易积聚。潘宏在中医临床一线工作了17年,具有深厚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准确把握病情的本质,精准判断病情。她运用温中散寒、芳香化湿之法,治愈了不少因寒湿引起的头晕、心慌、胃痛腹泻等症状的病人。专业的中医学知识、细致入微的关怀,让病人感受到传统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和中医师的妙手仁心。

患者柳阿姨说:“我患慢性肾炎10多年了,原来两只手臂都发麻,手指关节也痛,常常感到累,经常脚肿、腰酸,血压也忽高忽低。经过两个星期的中药治疗,脚就没有肿过,血压也平稳了,手臂麻木、手指痛也减轻不少,走路也有劲了。非常感谢潘医生能来我们沙湾镇卫生院,用精湛的医术帮我解决多年病痛。”

沙湾镇卫生院中医科起步晚、底子薄、诊疗力量弱、制度不完善。潘宏制定了周密的带教计划,利用门诊间隙,结合典型病例,对科内两名中医师进行进阶式理论培训,从辨证论治到理法方药,都毫无保留一一传授,使之深悟理论精髓。同时,积极推广拔罐、刮痧、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技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本土医生逐渐掌握这些中医特色疗法,更好地满足当地百姓的医疗需求。在她的帮扶下,科室工作流程越发规范,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沙湾镇卫生院中医科(陈)医生说:“经过潘医生两个月的认真带教,我感觉自己辨证的思路拓宽了,用药也灵活了许多,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水平都得到很大提升,以后用中医治疗常见病心里有底了。”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山区,许多山村面临村医数量不足与村医老龄化问题。近年来,景宁县推出“智慧流动医院”模式,巡回诊疗车每月定时定点在巡诊点为山区群众开展医疗服务,满足山区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两个月中,潘宏跟随巡回诊疗车,前往何处村、上处村、旺水村、坑头村等偏远村庄,为村民提供中医特色诊疗,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门诊、检查、取药等“一站式”医疗服务。

体现“虞景情”的不仅是技术支援,更是医者对百姓的赤诚投入。在何处村,当听说上虞对口支援的中医师要来,附近的村民早早就等在村委会。刚到村子里,潘医生还没顾上休息,就开始把脉问诊,尽可能为当地群众解除病痛。在旺水村,潘医生入户为百姓量血压、测血糖,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诊疗指导,帮助当地百姓掌握基本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在坑头村,她通过诊疗服务与健康宣教相结合,帮助村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坑头村的蓝老伯因肝癌化疗,腹泻了两个月。潘宏经过“望闻问切”,随即开出中药处方,并叮嘱他吃完中药后有什么情况打电话给她,以便调整处方。1周后,蓝老伯腹泻明显好转,胃口也好了很多,激动不已,连声道谢。

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潘宏共在景宁当地接诊和上门服务患者500余人次。

帮扶终有期,情谊永不断。“‘山海协作’是技术的薪火相传,更是生命的郑重托付。”

正如潘宏所言,医疗帮扶是一次“双向治愈”——医生用技术照亮患者的世界,患者的感恩则照亮医者的初心。在畲乡景宁,这场关于医疗帮扶的接力赛仍在继续,而那背着医疗设备翻山越岭的医者,正用脚步丈量责任,用仁心书写跨越300多公里的情谊。

http://m.shaoxing.com.cn/p/3363761.html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