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一七夕,今又至佳期。这天光也懂人间意趣,黎明时分,朝霞竟将整座越城的天宇染透,不仅东方绚烂,连西方天际也浮着淡淡红絮,似是仙人同庆的吉兆。我急忙洗漱停当,快步下楼,只想与这难得一见的彩云天撞个满怀,亲身体味七夕独有的温柔与美妙。
千百年来,国人总爱为天象缀上浪漫的神话色彩,“牛郎织女”的传说便是其中最动人的篇章之一。版本各异,但那跌宕起伏的情节,早已牵动了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人的心弦。也正因这份深切的共鸣,“七夕节”便成为传统文学艺术中,被反复歌颂的经典主题。
今有人欲将“七夕”冠以“中国的情人节”。依本人之见,这实在不妥。牛郎与织女是育有金哥、银妹一双儿女的夫妻。纵使他们长期“两地分居”,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一年唯今夜鹊桥相会,但千百年来,无论仙界还是人间,从无人质疑过他们坚不可摧的夫妻情分。现实生活里,国人也总爱把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比作“牛郎织女”,这份羁绊,本就远超“情人”二字的浅淡。
传统佳节,七夕自然少不了诗词相伴。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为它挥毫泼墨,留下佳作无数。若论对后世影响最深、将“七夕”与天上人间爱情故事绑定的文人,当属北宋的秦少游。他的一阕《鹊桥仙》,堪称“千古爱情词”的巅峰,至今无人能出其右。现将全词抄录于此,共赏其韵: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词中每一句皆是经典,千百年来无人能及。纵观千年文坛,能把相思写得这般通透、这般洒脱的,除了秦观,又有何人?正因为他笔下的爱情,不求朝朝暮暮的相守,才更凸显出“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珍贵。那份跨越山海的深情,早已超越了寻常相伴的浅淡。
乙巳七夕,再读《鹊桥仙》,字句间的深情愈发清晰:纤细的云彩在天际间巧笑嫣然,流星划过夜空,似在传递着相隔两地的哀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之上,今夜有情人正悄悄渡河相会。
窗外暮色渐浓时,西沉的夕阳洒下漫天晚霞,将苍穹装扮得温柔可人。这份温馨,仿佛是为今夜的鹊桥相会提前备好的灯光。借这漫天霞光,也愿天下所有真心相待的人,都能终成眷属,不负深情,不负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