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贺家池,正式宣布,我要开发了!
? ? 刚刚,贺家池片区业态场景氛围营造布展提升项目公开招标,几个月后,绍兴平原著名大湖,将可游憩可观瞻了。
绍兴上虞贺家池文旅的未来规划主要围绕生态修复、文化挖掘和旅游开发三大方向展开,旨在打造一个集湿地保护、古越文化体验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目的地。贺家池的未来规划以“生态+文化+旅游”为核心,目标是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湿地文旅目的地。近期(2025-2030年)将重点推进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2031-2035年)则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样板。
二、项目概况
1、本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地点位于上虞区道墟街道湖畔路。
2、项目主要内容:
根据项目各个区域的功能需求及设计要求,进行区域功能详细设计及布展,包括行道区氛围营造、停车优化、原有旧建筑布展改造、水面休息平台艺术装置设立、慢时光生态农业区打造、拓片石墙的文化提升等,并完成本次采购布展中的全部工作内容及其他相关的配套服务。
三、项目布展内容及要求
招标内容主要包含贺家池周边氛围营造环境布展、软装布置、室外文化业态提升、基础功能优化完善、艺术欣赏价值提升等布置及其相关配套服务。具体内容如下:
1、行道区氛围营造
要求尊重在地文化,以文传承,以文化人,以提升文创环境,重塑贺家池历史风貌为设计核心理念,全面展示上虞当地文化魅力和人文底蕴,打造具有专业文旅高度的大场景展示空间。根据现场环境,设计流线,游线节点不少于5个,将节点设置成标志性打卡点,每个节点处增设具有精神堡垒价值的仿古阙楼,阙楼长、宽约5米,高约8米;并在合理的区域位置,打造可以停放私家车以及参观大巴的停车场区域,面积约500平方米。
2、原有旧建筑的氛围营造
老旧建筑具有多重意义,既涉及文化传承、历史记忆,也与旅游吸引力、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贺家池项目区域内有老旧建筑共计3座,为独立建筑,面积分别约50平方米、50平方米、100平方米。老建筑布展要求尊重在地性,保留其历史痕迹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加固,要求加强整个项目的历史厚重感,以及保留原有的生态平衡,在规避破坏原有景观和谐基础上后进行场景布置,增设暖通设施、活动家具、陈设用品、其他设施等。
3、水面休息平台艺术装置
在文旅同质化背景下,为增强目的地吸引力,打造文旅新IP,带来视觉冲击力,让贺家池成为城市地标和网红打卡点,提供独特体验,吸引年轻群体。在较长以及风景视角较好的水岸线的驳岸区域,增设6座水面大型的艺术装置作为水面休息平台,每个休息平台要求高度约为10米,长宽各约7米,采用漂浮式木质平台,并在平台上搭建木结构灯笼造型(长宽约5*6米)。6座水面休息平台之间需建有水面平面通道,并对整个水面休息平台区域进行氛围营造。
4、慢时光生态农业区
为激活公共空间,促进文旅商业农业融合,通过打造小生态多功能服务区,供于游客休闲娱乐、文旅接待、研学实践、丰富当地农民收入结构等多维度的业态,形成“艺术+商业+娱乐+农业”生态。慢时光生态农业区面积约4600平方米,需设置特色茅草帐篷不少于7座,包括帐篷、竹篱笆、草屋门头及室内设施等;打造一个特色江南水产品农业的实践基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对整个区域进行基础布展、营地通道布置等。
5、拓片文化石墙
通过设立拓片石墙将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为文旅项目赋予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差异化竞争力。区域石墙总长度不少于220米,需采用3米高的拓片石与原石垒砌成1.5米至2米高的石墙,加盖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斜面瓦顶,并对周边进行绿化景观、打卡点等设置。要求通过石墙的序列化设计(如按诗人行迹或诗歌年代排列),让游客沿墙漫步时感受“一步一诗一景”的意境,重现唐代文人泛舟鉴湖、游历剡溪的路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联合高校文献学者整理诗路相关碑刻、摩崖的原始拓片,形成权威文化数据库,吸引文化研究者。
6、其他布展要求
结合以上五个区域布展情况,对贺家池片区进行整体氛围营造,增设布展区域内的清洁工具、环卫设施、指示标牌、临水救生设施等。
四、实施要求
总工期为60日历天
https://mp.weixin.qq.com/s/UdNXiR2oQdu58NYNBqFP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