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考,高中招生,分配生政策惹的群情激奋,三区学校观察发现三个巨大的分数差异:
一是上虞春晖中学分配生录取分数线,最高的623分,最低 的585分,相差38分;排名为1300名、6800名;
二是绍兴一中,最高的越城区某初中629分,最低的某初中590+,也是相差30多分;排名约600名、6000名;
三是柯桥区的鲁迅中学和柯桥中学,相差20多分。排名也相差3000名以上。
教育部门,分数相差这么大,这样的录取规则有什么意义?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是有利于高考中更有利于升学,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
一个越城区的学生,考了626,甚至627分,三个区排名前800名,在得分率将近95%,失分5%的情况下,竟然上不了可以就近入学的重点高中?而有些学校的学生的,排名将近7000名,还可以上优质的重点高中(三年后高考特控率70%),这个分数,在越城区只能上普通高中(三年后特控率不足7%)
教育部门,你们自己制定的所谓规则,违反了招生考试的公平原则,在每天12-16小时为考试奋斗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了一颗招生考试却是不公平不正义的种子!
刚刚听到一个学生让初中校长哑口无言的一个问题:中考分配生政策,让一个三区排名800名的上不了重点高中,一个排名6000多名的学生上了重点高中,如何体现我们日常背诵深刻到骨髓的“平等、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