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形容婚姻关系的老话,叫“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老话的意思听起来很明白,但要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可并不简单。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那么,我们说这老伴到底该是什么模样?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老伴可不只是户口本上冷冰冰的“配偶”两字,而是在相濡以沫的日子里浸泡出来的那杯老茶:岁月沉淀的滋味慢慢品,越品越甘甜。
《诗经》里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可有大学问。想当年,从恋爱到结婚,我们都把爱情当做过年燃放的烟花,比一比谁家放得响、谁家放得亮。直到有一天我看见隔壁张大叔给他瘫在床上的老伴擦身子,那动作轻柔得跟哄小孩一样,眼神里流露的满是心疼,这一刻我才明白:老伴,就是能让“我爱你”变成“我陪你”的那个人。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不懂得婚姻的真谛,等上了岁数才知道,对自己的老伴有耐心,那就是给自己的后半辈子积德积福呢。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里写道:“夫妻相和好,琴瑟与笙簧”,这和谐的音符,都是锅碗瓢盆一声一声碰出来的。现在科技很发达了,养老院中智能设备都齐全,可再先进的护理床也替代不了老伴轻轻摸在你额头上的那双手。
小区楼下有一对老夫妻,习惯傍晚出去散散步,身上的情侣衫早已褪了颜色,可暮色晚霞中两人互相陪伴的身影浑然天成,比年轻人的婚纱照还好看。老伴儿,不是天生就合拍的两只手,而是你左我右、天长地久、分工合作、缺一不可的亲情共同体。两口子的性格不一定相同,可那有什么关系?只要把“你别烦我”吵成了“我听你的”一切就OK。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说“相知相守,始得圆满”。这圆满不是金银财宝,不是家产万贯,而是早上递过来的一杯温水,是半夜你翻身时轻轻拍一拍的那只手。说到底,老伴就是岁月配的老花镜:这世界被岁月折腾得模模糊糊的,可镜片里的那个人啊,眉眼依然清晰如常。就像灶台上煨着的砂锅粥,慢慢熬到火候足了,盛一碗端到你手边,才知道什么叫“清粥小菜胜过山珍海味”。光阴荏苒,岁月流逝,老伴之间那些经历过的深厚情谊,那种相互扶持、不离不弃、让人暖心的瞬间千金难买。
找老伴,不需要对照一大堆的刻板标准,记住《增广贤文》中形容的八个字:“久处不厌,方为良伴”,就能把一生的日子刻制成珍贵的老唱片,满脸皱褶里都藏着笑纹的,那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