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问礼,是个著名的典故,当时有个叫“南宫敬叔”的人对鲁国的国君说:
?
?请与孔子适周。(《史记·孔子世家》)
?
?意思是说,让孔子陪同您出访东周的首都雒邑吧,雒邑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他们去干什么,不知道。他们到了雒邑,孔子便去拜访了老子,向他问礼。老子就是写《道德经》的老子,当时他的身份是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孔子为什么要向老子问礼?又问了些什么问题?《史记》没有记载,但《史记》却纪录了他们分别时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这段话非常有意思,可以解读出孔子的为人和性格特征,有必要对整段话抄录下来: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
?我读到这里,非常的惊讶,可以这么说,老子在这儿对孔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劝诫,今天,我对这段话做个详细的解释。
?
?老子说的第一层意思,他总结了他们俩人之间的谈话,具体谈了什么,我们不晓得,但老子是全盘否定了孔子,“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大致是:您所说的人和事,都是几百年前的陈腐的东西,遗留下来的仅是些空洞的、无用的理论。请注意,老子的话里用了一个“朽”字,这个“朽”字完完全全的反映出老子对孔子言论的态度,我说他“全盘否定孔子”,应该符合老子的意思的。
?
?第二层意思是教导为人处事的原则,老子的原话是“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这里的“得时则驾”,指的是社会正常、政治清明的状态下,那么你应该“驾”,老子这儿的“驾”,不是让你去驾车,而是指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去做官,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如果不得时呢?老子主张“蓬累而行”,“蓬”是一种草,风一吹就飘起来,“累”字就是“随风飘荡的样子”,老子的意思是假如政治黑暗、社会动荡,那么做人就应该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停在那儿算在那儿。这儿反映出二个思想家的迥异,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消极出世,主张“蓬累而行”,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积极入世,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在这层意思里,老子是对孔子“好言相劝”,不可委屈了自己,所以老子引用了当时的一句俗语:
?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
?这句话用现代汉语说,是这样的:善于做生意的人囤藏货物,别人看着好像没有货物;绝顶聪明的人,看起来有些愚笨。老子希望孔子也跟他一样,所以他指出孔子身上的四个“坏毛病”,是哪四个呢?“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四个坏毛病总结起来就是:欲望过多,志向过大。最后老子说:
?
?你不远千里来到这儿,我能给你的就是这几句话吧。
?
?孔子听了老子这句话,有怎么样的反应?做了什么事情?史书上没有写一个字,孔子回到家后,与他的弟子们谈论过老子,他是怎么评价老子的呢?明天继续说吧。
?
?2025年4月23日夜于绍兴天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