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夏至适逢周六,上午十点刚过,“星六群” 群主的消息跃入屏幕:“明日夏至,又逢周六,定‘张氏吃面’ok!” 往常群友的回应总带着老友间的默契调侃,可今天的群聊却像煮沸的热汤,咕嘟咕嘟冒着热闹的气泡。仔细一看,原来是@自由人即时发来消息:“各位老弟,鄙人几天前食物中毒,上吐下泻,至今尚未恢复,明日缺席。三抱拳!”
消息刚发出,群里便涌起一片关切。有人发来捂嘴心疼的表情包,有人追问身体细节,有人翻出食疗方子:“煮点小米粥养养胃,千万别碰油腻!”远在大洋彼岸的好友,参与其中,送上祝福,友情提示:“食物中毒,上吐下泻,这个一定要重视。”还建议:“一个人没有人照顾还是去你小女儿家住一段时间为好。”
平时不太活跃的“潜水员”也纷纷冒泡,一句句“早日康复”、“注意休息”接连刷屏。这些文字里,藏着的是大家相处中沉淀下来的牵挂。当事人即刻回复:“医院挂了两天针,在女儿家住了两天,情况好点才回的家,谢谢大家关心,谢谢各位!”短短几行字,带着病后康复的庆幸,更裹着被众人惦记的暖意。
由此,我感慨良多。微信里的群,如同浩渺星河,名目繁多,属性各异,大小悬殊,目的也不尽相同。有:工作群、师生群;同事群、单位群;社区群、医患群;更有甚者有:大咖群,同行群;购物群,线下活动群,付费课程群……不一而足。
惟“知青群”独树一帜,她是漂泊心灵的温暖港湾。在这里,没有利益的纠葛,没有身份的隔阂,只有曾经一起挥洒汗水,共度青春的老伙计。那些田间地头的欢笑,煤油灯下的夜谈,早已刻进彼此生命,让这个群成为了存放回忆,延续情谊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打开,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熟悉与安心。
更让人庆幸的是,我辈在余生能乘上“互联网 + 智能手机”的信息现代化的高铁,享受着前人想都想不到的幸福。曾经,绍兴乡下到城里的一封书信要待几日才能传递思念;如今,远隔重洋的群友,如近在咫尺,群里只要本人不说,谁能猜到她远在地球背面,隔着12000公里!即时能将祝福瞬间抵达。
岁月与地理的阻隔,终究抵不过通讯现代化的奇妙联结。岁月或许能染白鬓角,地理或许能分隔山海,但互联网织就的这张“无形之网”,已将地球变小,距离变短,彼此结下的情谊,酿成了永不褪色的温暖。那些曾以为会被时光冲淡的牵挂,此刻正顺着光缆,在地球的脉络里奔涌,让“天涯若比邻”的诗意,在咱微信群里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