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人生本来是个大舞台
林冰
25-04-29 20:21 绍兴
楼主
戏,原指:玩耍,玩笑,地方剧种,后发展成一种表演形式,专指有演员经化妆后在舞台上表演故事的一种艺术。自古以来,有人把人生喻戏,这人生如戏中的“戏”,社会便是个大舞台。

人人都在演戏,只是每个人的剧本不同,有的是喜剧,有的是悲剧。各人的演技又参差不齐,演技高超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精彩绝伦,演啥像啥。台上,道貌岸然,煞有介事,台下,偷鸡摸狗,男盗女娼;白天,谦谦君子,为人师表;晚上,戚戚小人,啥事都干。角色转换自如,自导自演,演技炉火纯青,无纹丝破绽。

有人演技别脚,啥都演不好,我便是个典型,一个不合格的演员。父母在世时,不能尽孝,是个不忠不孝的儿子;女儿面前又是个不合格、不称职的父亲;面对妻子又演不好丈夫这角色,终因演技拙劣,化妆丑陋,在千禧年前夕被“开除”出丈夫队伍。

究其原因:没有学过表演专业,秉性耿直、城府太浅,加上极端自私自利之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导致众叛亲离终成背包客。暗自思忖要当个好演员真难。

可现实中,那些“演技炉火纯青”者,犹如当代变形记主角,在多重人格切换中游刃有余。此刻,或许正在办公室的电脑里,用七个微信账号在维系婚外情,或许刚在酒局签下地下情人的合同。而演技拙劣的我,恰似契诃夫笔下《套中人》的镜像对照:当整个剧场都在完美演绎虚伪时,那个台词卡壳,妆容斑驳者,反而撕破了幕布。

被“开除出丈夫队伍”的遭遇,本质是角色面具的无情剥离。这让我想起波兰戏剧家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理论:“当剥除所有灯光、戏服、化妆后,演员与观众在赤裸相对中反而能触达真实”。背包客生涯中的独行,恰似主动卸妆的剧场清场——旷野篝火映照的脸庞,比精心设计的完美更接近存在主义意义上的“本真面容”。

我的舞台监督总在催促我戴好面具,但真正动人的永远是谢幕时的卸妆时刻。我背包里的离婚证书,何尝不是另类“表演学位证书”?它证明我至少拒绝成为布劳提根笔下的“完美蜡像”。当星河再次铺满孤独者的帐篷时,或许该重新定义“演技”二字。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抚摸远方寄来的明信片,比所有影帝的哭戏都更催人泪下。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大舞台,演吧,继续演吧!反正,曲将终,人欲散,这不,大幕已在徐徐下降!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tel42871
2025-04-30 04:29 绍兴
1楼
写的真好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