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十二个月,犹如金陵十二钗,个个赛婵娟,缘何独恋四姑娘?难道除了四月,其余十一个月就不美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十二个月都有各自的美,只是,大自然的物候与景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四月特定的美与无与伦比的魅力,使其终成“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光阴流转,四季轮回的规律。
春生,是大自然赋予天地间万物生发繁衍的重任。春天,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万象更新,到处充满活力。人类作为宇宙间主宰一切的主人,当然也不例外,在春天要生发,要繁衍种族。自古至今,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于是,有了爱,有了恋,有了人间最美的四月天。
这是因为,在春天的三个月中:二月早春,是春的序章,寒潮与暖流仍在角力,乍暖还寒,万物进入生发繁衍的初始准备期;三月仲春,是春的变奏曲,“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盛景尚在酝酿,农人在返青的麦田里预演着丰收。只有到了四月,四月是春的华彩乐章。此时,万种繁花,万种风情,万象鲜活,天地成为无垠的舞台,万物调动全部感官,打开尘封的心扉,去感受、体悟四月的柔情。四月,唤醒灵感,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四月,激发力量,再聚生命的能量。
于是有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笑春风”的崔护;于是有了:“……你是爱,你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林徽因。此时节“出门俱是看花人”不再是对未来的期许,而是触手可及的现世欢愉。布谷声里,蚕豆花谢、油菜结荚,落英与籽实共舞,将春的绚烂与夏的热烈缝合成流动的锦缎。
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最美的两个节气──清明与谷雨,正好都落在四月中。
清明、谷雨,两个富有诗意,充满想象力的名字。一定是先民们以渊博的知识与伟大的实践,才把“清”与“明”,“谷”与“雨”联系在一起,给最美四月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朗气清,气候暖和,草木萌动,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独享这份殊荣。谷雨,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雨露滋润,禾苗茁壮成长,五谷丰登,衣食无忧,百姓欢庆,四海升平。谷雨,一个散发着稻香,充满着希望的湿润名字,坐落于春末,落在四月中。
诗人说,最美人间四月天,或许在这承前启后的时令里,所有告别与相逢都沾着三分清新七分明媚。四月,最美好的月份,这是诗人的心愿,是岁月的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