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进四月,要不说林徽因,那是难上加难之事。尤其,那首妇孺皆知、人人吟诵,流传至今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不知影响了几代人。“……你是爱,你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世间女子,纷丽多姿。唯独有她,哀艳如诗。
林徽因,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大师,一个传奇。
她给我留下的问号是:她创作发表《你是人间四月天》时,才30岁,该诗原载1934年5月《学文》第一卷第一期,21年后刚踏进四月第一天的早上6点20分,她即仙逝。令人惊奇的是,她生赞颂四月天,逝也非得等到最美的四月天,在月色还未散去的清晨踏着薄雾驾云而去。
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了却她的心愿。
因为,1954年6月她当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后,身体一直不适。秋,因不抵郊外风寒,由清华园搬到城里,不久,因病情恶化住同仁医院。也就是说她生命的最后半年中,死神就在她的病床前,随时都可能将她带走。她凭借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才华,自己的顽强,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因为,林徽因她就是人间四月天。
半年后,也就是70年前的今天,1955年的4月1日,清晨6点20分,民国才女,新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著名诗人、作家,曾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的林徽因她仙逝,享年51岁。
第二天,1955年的4月2日,《北京日报》发表了林徽因病逝的讣告。
治丧委员会由张奚若、周培源、钱端升、钱伟长、金岳霖等13人组成。
4月4日,林徽因追悼会在北京市金鱼胡同贤良寺举行。北京市市长彭真送了花圈。是林徽因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特殊贡献,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她的遗体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决定,把林徽因设计的一方白玉花圈刻样移做她的墓碑。墓碑上镌刻着“建筑师林徽因之墓”八个字。
生如夏花之绚丽,死若秋叶之静美。林徽因,51年的生命,以今人来说,似乎太短了些。是天妒才女,还是红颜薄命;是有才无命,还是命怜英才。这无论是对其本人,还是对于社会,甚至整个时代,还是有些许遗憾。但林徽因一生华美,断不是庸常之人所能企及。并不算长的人生,她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获得了圆满的婚姻。
最后,抄录我喜欢的林徽因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说说:“我与春风皆是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