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春分翌日说春分
林冰
25-03-21 19:25 绍兴
楼主
春秋不老,时序长流。2025.3.20乙巳春分。一年又到说“春分”之时,每年到春分说春分,大有“炒冷饭头”之嫌,就是有最多的话,总也要说完,于是“绞尽脑汁”寻觅新意,乙巳春分想到三个问题:

一、“四时八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概括一年中重要气候节点的术语。四时,当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的是与四季密切相关的八个重要‌节气‌,那就是:“四立”与“双分”,“双至”。

不是我钻牛角尖,而是,为什么“四立”对应的不是“四至”或“四分”,而是“双分”、“双至”。这里,夏与冬,是“至”,春与秋,没有至,而是分!这是为何?

四立”与“双至”“双分”的命名差异,本质上是古人对太阳运行规律和气候特征的双重观察结果。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实践的最科学,最合理,最完整的结合。命名每个节气,必是经先人们精细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而得名。

在二十四节气形成初始阶段的《尚书·尧典》中没有“双分”、“双至”的命名,而是“仲春、仲夏、仲秋、仲冬”这四气。直到《左传·昭公十七年》提到传说中的少昊氏设置历官:“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学界一般认为:“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气,也是最先产生的八气,到此,八气中才有了“双分”、“双至”。‌

二、“双分”与“双至”的‌命名逻辑:

1,“双至”,‌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标志着暑热达到顶点‌。‌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代表严寒的极致‌。两者对应太阳运行的南北极限,是寒暑的“极点”(“至”意为“极”),故称“至”‌。

2‌“双分”,‌‌春分与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均分,气温处于温和过渡期‌。此时阴阳二气达到平衡(“分”即“平分”),气候不偏寒暑,故称“分”。

‌“至”与“分”‌,都是描述太阳位置与气候的“结果”(极值或平衡)。

这一划分既符合天文规律,也满足了农耕社会对时间节点的精细化需求,体现了“顺天应时”的传统文化理念。‌

三、《春秋繁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说秋分时,照样这两句话,不同的是将“春”字改为“秋”而已:“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这两句话中的“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指昼夜平分而寒暑平。还有一层意思是:春分正好是“立春”到“谷雨”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春色”之意,于是得名“春分”。那么,秋分正好是“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中间,于是有了“平分秋色”一说。

可谓,时光神速,又到春分,真是:“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一颗开心果
2025-03-22 06:30 浙江
1楼
春分一过,万物出来,要种植各种蔬菜,家门内外都种植南瓜,丝瓜,茄子,豆角,毛豆,花生,蕃茄,等等,教育孩子,吃新鲜的菜,一举多得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