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府山紫翠古亭:隐于青峦的文化遗珠
位置与历史渊源
紫翠古亭位于绍兴府山(卧龙山)山腰处,具体方位在越王台与蓬莱阁之间的林壑幽径旁。其名取自“紫气东来,翠色环抱”之意,始建年代不详,据《越中杂记》推测或为明代文人雅士所筑,后历经修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亭名中的“紫翠”二字,既描摹了府山四季常青、云霞缭绕的自然景致,亦暗含对越地文脉昌盛的期许。
建筑特色与景观
形制古朴:亭为六角石木结构,黛瓦朱柱,檐角轻盈上翘,亭内藻井绘有兰亭雅集、鉴湖泛舟等越地风物彩画。
观景佳处:亭周古木参天,春日杜鹃似火,秋日枫叶如丹。立于亭中,可西望鉴湖烟波,东眺若耶溪流,俯瞰绍兴古城粉墙黛瓦,与蓬莱阁、秋风亭形成“府山观景三角”。
人文印记:亭柱镌刻楹联“紫云栖鹤影,翠岫隐书声”,相传为明代书画家徐渭手笔,暗合王羲之、陆游等越地文豪在此山吟咏的传说。文化意义
紫翠古亭虽规模不及蓬莱阁、秋风亭,却是府山“隐逸文化”的缩影。其选址避开主道,藏于山林,契合古代文人“大隐于市”的哲学。亭中曾为明清绍兴士子品茗论道之所,清代学者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提及“暮春于紫翠亭听雨,恍若与放翁(陆游)共语”,足见其承载的雅集传统。
现状与游览提示
现紫翠古亭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近年经整修后对外开放。游客可沿府山北麓步道寻访,亭旁设有解说牌,详述其历史脉络。若值细雨霏霏或晨雾未散时造访,最得“紫翠”空濛意境,是感受绍兴山水人文交融的静谧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