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犭央犭茶湖因鱼而名吗? 马超文
红色小绍兴
25-02-08 14:22 绍兴
楼主
犭央犭茶湖因与而名吗?

马超文

内容提要:此文对看似已有结论的问题,笔者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不合法规、不合逻辑、不合字义、不合古人的造字习惯之处,并用绍兴方言的读音习惯予以解释,否定了因鱼而名的结论。最后还提出了另一鼬类动物的可能性。

绍兴人都知道,犭央犭茶湖是绍兴第一大湖,特别是明代建了为船只避风浪的避塘后,那里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众所周知,此湖形成的年代至少有数千年,那湖上个世纪围湖造田前,面积达五千余亩,此湖南浅北深,浅水处湖底有大量泥煤,那是数千年至上百万年前,由于高处被冲下的各种植物及湖中的水中生动植物死亡后,慢慢形成的,只因绍兴的地形南高北低。

据笔者了解,此湖南岸,水底螺狮、水蛤(河蚌)众多,那些耙螺蛳的人一个上午就能耙到满满一小划船呢,很多人以为不可能,但这是几位湖边八九十岁的老人亲口说的,可见此湖水中生物丰富。

但此湖真的是由湖中的一种叫"盎颡"的鱼而得名的吗?也许真相并非如此。

先从“犭央犭茶”湖石碑中的“犭央”字说起吧,这字能从《康熙字典》中找到,其主要解释是:读"央",是一种叫狢的动物(这在《康熙字典》中能找到)。应该属獾类动物,也就是狗獾之类。所以非獾类动物被排除在外,至少非鱼类。

再说说这个“犭央”字,古人造字时用了反犭旁,就被定义成非鱼类了。旁边这个“央”在甲骨文中的解释之一,是像人戴枷,会殃及人类之意。据此,“犭央”字也可解释为人类因兽类而遭灾。但鱼类就没那么大能量,特别是那些小鱼。

按古人造字的原则,这“犭央犭茶”两字只能是兽类,而绝非鱼类。试想,谁能找到带反犬旁的鱼类吗?这与天方夜谭无异,不可能!

据查,《嘉泰会稽志》,是史料中首次描述“犭央犭茶”湖的:

“ 犭央禾 茶 "湖,镜湖之别派字,书有“犭央”无“禾茶 ”,或云“犭茶”,本狳字传之讹也。(文中标点由笔者添加)。

笔者认为,此短语指“犭央犭茶"湖仅是镜湖的一部分,但书中有“犭央"无“禾茶”,这个“禾茶"字也可能是“犭茶”,而且是把狳字误写成“犭茶"的。

还有读音方面,似乎“犭央”该读“央”,这是《康熙字典》的读音,这不奇怪,绍兴方言中有的是读法,人字还可读“宁”,到了嵊州还读“儾”呢?。但《康熙字典》的读音,只能证明“犭央”属兽类的读音,无属鱼类的表述。

再说《康熙字典》中的“犭央”,虽读“央”,但指的是獾类,与鱼没半毛钱关系,而“犭央犭茶”是个词语,这个词语(或名字)是史料中是找不到的,当然《康熙字典》也没有,那个“犭茶”仅在《嘉泰会稽志》中首次出现,仅数字:“或云‘犭茶'",兽类也。

写到这里,几乎可以得出结论,“犭央犭茶”湖非因鱼而名,但为什么这二字方言中读“盎爽”呢,要知道如果是以鱼而名,“犭央犭茶”两字应该写成‘黄鱼桑”(注:鱼和桑合一字)这在范寅的《越谚》中是有记载的:“黄鱼桑(注:是鱼字旁一个桑),呼如‘盎赏',此口音别也,背腮有刺骨毒人,鸬鹚且畏之。”这充分说明,黄颡鱼在绍兴方言中,不但有写法,也注有读音而不应该写成“犭央犭茶”。总不至于刻在石碑上的是错别字吧?

当然这种写法也在杨葳、杨乃俊老师的《绍兴方言》和已故北大教授王福堂先生的《绍兴方言研究》中可以找到结论。故“犭央犭茶”非鱼类也。

问题来了,那不是鱼又是什么动物呢?笔者走访了湖周边的林头、湖口、七里江、庄头及离湖远一点的“犭央犭茶"湖村几个村子,想知道事情的真相,但事与愿违,得到的结果是此湖有“犭央犭茶”湖渔场管理,以养殖四大家鱼最多,至于那种叫"盎桑”的鱼有是有的,但很少,湖底最多的是螺蛳与水蛤(河蚌),至于湖名“犭央犭茶”湖,是不是就指湖里的"盎爽",大多数老年人说是"盎爽",年轻人不知道者据多。老年人都说是这么说下来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无文字记载的传说,被当成证据,写进了各种史料,这种做法是不合逻辑的,要知道无文字记载的百年传说,是不能作为证据的,这是最起码的知识。

还有某些史志把“犭央犭茶”湖写成“又称黄颡湖”很不负责,那“黄颡湖"仅是“犭央犭茶"湖的读音,不是名字,何来“又称”?加上引号才差不多。

于是,我想到了绍兴方言的口音问题,至少“犭央犭茶”二字肯定读"盎爽"的,而湖中正好有这种方言叫"盎爽"的鱼。还有黄颡鱼在绍兴的方言读音,比较一致,都叫“盎桑”,很少有人叫“盎刺鱼”的,难怪被湖周边的老人认定是鱼,还说是以前传下来的。

再有黄颡鱼在绍兴的各处河流湖泊中都有,从来没有看到各类资料中说黄颡鱼那里最多或者是哪个湖的特产,有的只是没有数据的猜测或传说。

当然,黄颡鱼虽肉质鲜美,但非有名的贡品,据我所知,绍兴的水产仅鳜鱼和鱼干成为贡品。

想找到真相有点难,于是我怀疑是不是另有一种动物也叫“盎颡”?忽然想到了黄鼠狼,在方言中叫“盎桑公”,我就想到了《越谚》。

在《越谚》卷中的《禽兽》中,不出意料,又发现了:

黄桑页(注:是桑页合在一起的字)公。黄读“盎”,鼬,一名“黄鼠狼”。

原来,还有一种动物,非魚类的黄鼠狼,方言叫"盎颡公”。这令我想起“犭央犭茶”湖周边人的方言叫法,他们都叫"盎狌公",而这一叫法在湖周边及柯桥方向几乎都这么叫,但往市区方向及出昌安门外,就都叫"盎爽公"了,这个读音,在杨葳、杨乃浚老师的《绍兴方言》及已故北大教授王福堂先生的《绍兴方言研究》中都有明确提及过.。难怪湖周边的人大都认可黄颡鱼,而不认可黄鼠狼,主要是方言读音的差异。

笔者认为,“犭央犭茶”若非獾类,非黄鼠狼莫属。千年前,湖边芦苇广布,往四周是被大量农田包围,其中还有不少坟窠落,可供黄鼠狼藏身,黄鼠狼可在无天敌的天地里,大肆繁殖。田中的老鼠、小蛇及各种小鱼类是它的美食,冬天也可去湖中浅滩捕捉小鱼小虾,但随着人类的捕杀,后来就慢慢减少了,特别是农药的使用,使黄鼠狼的食物减少,还有黄鼠狼对把被毒死的老鼠等动物,也当成了美餐,更加速其种群减少,到今天,已成了被保护的动物。那个以“拖鸡”被人恨,以“救命屁”被人讨厌的黄鼠狼已难得一见了。

至于黄颡后面加了一个公,这另有传说。

原来,黄鼠狼是一位民间信仰中的神仙,被尊称为黄大仙或黄仙翁,是中国古代对黄鼠狼的崇拜,当时人认为,黄鼠狼拥有神秘力量,能抠邪避害,难怪绍兴人在黄颡后面加一个公,以示尊敬。(此段文字引用百度解说)

很多人只知道《康熙字典》有“犭央”无“犭茶”这根本不能说明“犭央”仅一个读音,若这二字成为词语或名字后,意思都变了,还该读“央”吗?这只能说明古代字典不够全面。

此文只想修正大多数人对“犭央犭茶”湖出典的百年误解。特别连公交车报站,都成了“央茶湖”,可能那些人是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存在,“犭央犭查”二字,无论普通话,还是绍兴方言,都是同音的。问一下湖周边的人,那湖边石碑上写的“‘犭央犭查'湖避塘”读什么?不会有人读“央茶”的。否则必闹出笑话。我想,长此以往的误传,是不是会把“犭央犭茶”湖改成央茶湖?也许假话反复千遍能成真理?毕竟清朝历史上有张古地图上写的就是央茶湖(当然是错字)。

只想完善“犭央犭茶”湖因何而名的证据链,让网上误导的东西消失,还其“犭央犭茶”湖的真相。

一孔之见,供大家研究、评说。

此文花了二个多月时间,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和该实历史资料,反复修改六次后才成稿。

衷心感谢数十位《聚英堂》老师们的热情支持。[抱拳][抱拳][抱拳]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tl9371128
2025-02-08 15:42 浙江
1楼
望大家提出保贵意见。
tl38665
2025-02-08 16:03 绍兴
2楼
此两事一直来众说纷纭,不管是读音还是书写,均造成一定难度。现马老师带头论证,很有现实意义。
tl9371128
2025-02-08 16:54 浙江
3楼
tl38665:此两事一直来众说纷纭,不管是读音还是书写,均造成一定难度。现马老师带头论证,很有现实意义。(2025-02-08 16:03)


我是发现了以鱼为名的真实传说,所以才写此文,来推翻主流媒体把百年传说当成事实的笑话。
tl9371128
2025-02-08 17:31 浙江
4楼
真诚的希望大家能指出文中不当之处,以便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tl9371128
2025-02-08 18:46 浙江
5楼
那么多人看,为何无h敢说几句真话?
书里书外
2025-02-09 07:03 绍兴
6楼


















书里书外
2025-02-09 07:05 绍兴
7楼
嘉庆志、万历志的正文均为“㹧[犭茶]”
tl9371128
2025-02-09 07:39 浙江
8楼
《绍兴市志》把子虚乌有的别称写进去,缺少依据,至少从宋朝至清朝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国务院在湖边立的石碑上也没有。
书里书外
2025-02-09 08:49 绍兴
9楼






书里书外
2025-02-09 08:51 绍兴
10楼
手机里看少了个“㹧”,电脑里看有的
江南一景2011
2025-02-09 09:48 浙江
11楼
tl9371128:《绍兴市志》把子虚乌有的别称写进去,缺少依据,至少从宋朝至清朝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国务院在湖边立的石碑上也没有。(2025-02-09 07:39)


绍兴人写《绍兴誌》是靠专业团队完成的,不是某个人随意而为的。现在在这里叫板是代表民心还是证明自己?
tl9371128
2025-02-09 10:42 浙江
12楼
书里书外:[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2025-02-09 07:03)


这些图切题,证明湖非因鱼而名也
tl9371128
2025-02-09 10:44 浙江
13楼
书里书外:[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2025-02-09 07:03)


唯市志又多了子虚乌有的别名,毫无证据可言,真是莫明其妙!
tl9371128
2025-02-09 10:46 浙江
14楼
书里书外:[图片][图片](2025-02-09 08:49)


犭央犭茶作为湖名,是不能乱改的。古籍之证很正确。
tl9371128
2025-02-09 10:48 浙江
15楼
江南一景2011:绍兴人写《绍兴誌》是靠专业团队完成的,不是某个人随意而为的。现在在这里叫板是代表民心还是证明自己?(2025-02-09 09:48)


代表事实,事实是不容篡改的。
tl9371128
2025-02-09 10:53 浙江
16楼
江南一景2011:绍兴人写《绍兴誌》是靠专业团队完成的,不是某个人随意而为的。现在在这里叫板是代表民心还是证明自己?(2025-02-09 09:48)


那么多古籍中从未出现过此湖的别称,市志中的表述,不是子虚乌有是什么?
tl9371128
2025-02-09 19:19 浙江
17楼
衷心感谢外省朋友的转发,把绍兴第一大湖推向全国,让美丽的犭央犭茶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愿绍兴的旅游业更兴旺,祝绍兴人的胸怀比犭央犭茶湖更宽广,让犭央犭茶湖走出国门。
tl9371128
2025-02-09 19:22 浙江
18楼
tl9371128:望大家提出保贵意见。(2025-02-08 15:42)


宝,把宝写成保了。
tl9371128
2025-02-09 19:24 浙江
19楼
tl38665:此两事一直来众说纷纭,不管是读音还是书写,均造成一定难度。现马老师带头论证,很有现实意义。(2025-02-08 16:03)


压力山大,那些参与市志写作的会不满意,但仅此小错,那个志书没有?
tl2529111
2025-02-10 00:07 绍兴
20楼
有道理的。
宝铂
2025-02-10 00:56 绍兴
21楼
tl9371128:衷心感谢外省朋友的转发,把绍兴第一大湖推向全国,让美丽的犭央犭茶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愿绍兴的旅游业更兴旺,祝绍兴人的胸怀比犭央犭茶湖更宽广,让犭央犭茶湖走出国门。(2025-02-09 19:19)


当然,

我是不赞成你的推论的,

你忘了一点,

绍兴人不喜欢黄鼠狼,

不可能拿它做湖名,

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懂
宝铂
2025-02-10 01:03 绍兴
22楼
tl9371128:衷心感谢外省朋友的转发,把绍兴第一大湖推向全国,让美丽的犭央犭茶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愿绍兴的旅游业更兴旺,祝绍兴人的胸怀比犭央犭茶湖更宽广,让犭央犭茶湖走出国门。(2025-02-09 19:19)


此湖就是因央桑鱼多而得名,

致于为什么用"犭央犭茶"2字,

是音译绍兴话的结果,

音译是不讲究字对字错的,只要好看,

绍兴人喜欢犭央犭茶鱼。

为了突出此鱼的凶猛,好,

故取"犭央犭茶",

湖就叫犭央犭茶湖

这应该就是标准答案。
宝铂
2025-02-10 01:05 绍兴
23楼
tl9371128:衷心感谢外省朋友的转发,把绍兴第一大湖推向全国,让美丽的犭央犭茶湖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愿绍兴的旅游业更兴旺,祝绍兴人的胸怀比犭央犭茶湖更宽广,让犭央犭茶湖走出国门。(2025-02-09 19:19)


你还是省省吧

你这样只是为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对犭央犭茶湖,对绍兴造成了伤害。

此湖因产犭央犭茶鱼,故名犭央犭茶湖,

多好的故事,多有利于此湖在全国的推广。

你非要为了你自己,

说这湖的名字来自以前湖畔坟扣罗里放救命屁的黄鼠狼多而得名,

你这不是恶心人吗,你居心何在?
书里书外
2025-02-10 05:31 绍兴
24楼
这个湖有两个称呼,一是按字面,就是央茶,㹧音央,字典有。[犭茶],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则,与犭+央 音央一样,犭+茶的音是茶。万历志、嘉庆志的图版都写作央茶湖,万历志还把马鞍山写作马安山,是同音。而民间则称昂爽湖(音),李慈铭写作盎觞湖。一个地名两种称呼(包括方言称呼)很多。
宝铂
2025-02-10 08:31 绍兴
25楼
书里书外:这个湖有两个称呼,一是按字面,就是央茶, 音央,字典有。[犭茶],按照汉字的造字规则,与犭+央 音央一样,犭+茶的音是茶。万历志、嘉庆志的图版都写作央茶湖,万历志还把马鞍山写作马安山,是同音。而民间则称昂爽湖(音),李慈铭写作盎觞湖。一个地名两种称呼(包括方言称呼)很多。...(2025-02-10 05:31)


这湖就叫鱼名昂爽湖,

没有那么多事。

至于怎么写,都只是为表达这个意思。

因为是绍兴方言,所以音译没那么准确,

也容易变动,

最后的定格是写成"犭央犭茶湖"。

如果按字面去分析,

那就是傻了,

哪有去分析音译词的中文含义的,

高中生,确实文化水平低了的
shudnkf
2025-02-10 08:32 浙江
26楼
楼主另一种解读,供讨论未尝不可。楼上说的也对,户籍中确实有很多同名不同字的写法。
china必胜
2025-02-10 09:01 绍兴
27楼
看看人工智能怎么说


tl9371128
2025-02-10 13:25 浙江
28楼
我以前做过生意,江苏朋友特多,感谢二位江苏的老板转发此文。
tl9371128
2025-02-10 13:26 浙江
29楼
我们同属吴语区,说话不用翻译的。
下一页  尾页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