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埃码尖原名太平山
书里书外
25-01-13 09:20 绍兴
楼主
埃码尖原名太平山胡文炜

南朝文人孔稚圭在会稽隐居时写过一首《游太平山》诗,其中四句是“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太平山在哪里?嘉泰《会稽志》载:“在(会稽)县东南七十八里,晋谢敷隐居太平山中十余年,以母老还南山若耶山中。太平山有三,一在会稽,一在余姚,一在上虞。”现在绍兴城区(原会稽县治)东南七十八里并无太平山的名称。康熙《会稽县志》载:“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舜哥山东南。”舜哥山又在哪里?康熙《会稽县志》载:“在县东南四十里铜牛山西,一名笔架山,俗传大舜游憩于此故名。”

舜哥山在今平水的金渔湾与王化的宋家店之间,处在城区的东南,里程与志中所记基本相符,1980年出版的《绍兴县地名志》上标的是“舜家山”,绍兴方言中,“哥”与“家”的发音相同。按照太平山在县东南七十八里、舜哥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太平山在舜哥山东南的方向里程,可以找到一座海拔672米的埃码尖。此山不仅是周围五十里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山,也是原会稽县东南方向最高的山,比正南的秦望山要高一百多米,可以说是一座地标性的山。

然而无论宋代的嘉泰志清代的康熙志还是明代的万历《绍兴府志》,都没有埃码尖及与其谐音相似的名称。既然文献明确记载这一方向里程有座太平山,既然现在地标性的埃码尖在文献中没有记载,那么有理由认定太平山就是埃码尖,埃码尖就是太平山。“埃码尖”的名称是后来在民间中流传的称呼。埃码尖那里有溪涧林壑、险石寒岩,山中草木茂盛,景色可以与《游太平山》诗相对应,下面不远有太平里和太平岭。

从埃码尖向东下来是一条长长的山谷,现有五圣堂、白岩下、寺山等多个自然村,建有大鸡笼水库,溪水下来汇入王化溪,再汇入小舜江,太平里和太平岭就在小舜江边。这里处日铸岭内,远离战火,有土地可以开发为良田,物产丰富,适宜文人隐居,也适宜他们所喜好的寻幽探奇。所以从种种迹象看,位于现在平水镇与王坛镇交界处的埃码尖,正是地方志中记载的太平山,就是嘉泰《会稽志》所提到东晋谢敷隐居的地方。南宋以前这里向北半天时间可到古镜湖边,向东过汤浦岭半天时间可到剡溪边,如果再乘船南溯三十里,可到谢灵运所筑的始宁墅。一百多年后古镜湖未湮时孔稚圭到这里访幽探奇,写下名篇《游太平山》诗。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yearner
2025-01-14 09:09 绍兴
1楼
〕谢敷字庆绪,会稽人,崇信释氏。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以长斋供养为业,招引同事,化纳不倦。以母老还南山若耶中。内史郗○表荐之,征博士不就。初,月犯少微星,少微一名处士星。占云:“以处士当之。”时戴逵居剡山,既美才艺而交游贵盛,先敷著名,时人优之。俄而敷死,会计人士以嘲吴人云:“吴中高士,便是求死不得。” (檀道鸾《续晋阳秋》。《世说》注六,《初学记》1,《御览》504)P。262

南京有太平山,山顶有寺,始建于唐代。谢敷是佛教徒,招引同事,化纳不倦,说明此地有一定的寺庙建筑。平水太平山与若耶太近,够不还字。只有地处京城回家才有还字。而且此处人烟稀少,如唐诗颂若耶中都有很多猿猴记载。

所以谢敷的太平山可以确定为南京太平山,今南京太平山在市区了。

个人认为平水铸铺以上文化点都是假的。都是后人附会。
tel3554
2025-01-14 13:09 绍兴
2楼
清代浙江紹興府地輿圖說 清代浙江紹興府地輿圖說


书里书外楼主
2025-01-27 09:00 绍兴
3楼
埃码尖原名太平山https://mp.weixin.qq.com/s/-3YSlCu--bdMYMc8UPrqCQ?token=371147497&lang=zh_CN
领头羊
2025-01-31 07:12 绍兴
4楼


埃码尖即是太平山对的。
六如斋主斋
2025-01-31 08:23 绍兴
5楼
阿磨,绍兴的方言,就是推磨的意思
yearner
2025-02-01 13:59 绍兴
6楼
领头羊:埃码尖即是太平山对的。(2025-01-31 07:12)


羊兄:我有宋初地图,证明云门秦望山。有空带你看看。
领头羊
2025-02-03 14:02 绍兴
7楼
yearner:羊兄:我有宋初地图,证明云门秦望山。有空带你看看。(2025-02-01 13:59)


甚好,可以此图追寻一些。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