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非遗“赶集”10年
古越视图
24-11-20 07:37 绍兴
楼主
11月15日到17日,“拾遗传薪火 共享谱华章——第十届绍兴非遗集市”在绍兴城市广场举行。绍兴黄酒、嵊州年糕、新昌芋饺、戏剧脸谱、越窑青瓷、会稽砖砚、绍兴面塑等100多项具有绍兴地域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来自杭州、宁波两地的非遗项目,向广大市民活态展示传统技艺的生活趣味和制作智慧。

  绍兴非遗集市自2015年起,已经连续举办10届,运用集市这一平台,集展销、展示、展演于一体,让非遗共融生活,助力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

  ●记者 王敏霞

  老手艺登上新舞台

  “我连续十年参加绍兴非遗集市,我们很多老手艺人看着这个集市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绵绵细雨中,绍兴戏剧脸谱工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校邦的脸谱摊又开张了,一张张戏剧脸谱被整齐地摆放在摊位的桌子上,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驻足欣赏。

  黄校邦回忆:“第一届集市是在绍兴市文化中心举办,那时参展项目不多,由于形式新颖,所以我印象深刻。”那也是黄校邦除了在工作室、非遗基地、非遗课堂之外,少有的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画脸谱的技艺,也让许多人在集市上记住了绍兴有这样一位“脸谱达人”。他说:“我们这些老手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可以展示的窗口,许多时候也都是单打独斗,非遗集市这样集结几十、上百个项目集中展示,不仅规模大,而且也有看头,内容丰富了,人气也更旺了。”

  第一届绍兴非遗集市在2015年6月举办,当时全市66个项目在集市上亮相。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推出非遗集市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现场展示、销售,与市民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并进一步引起社会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此,绍兴非遗集市年年举办,也在各区、县(市)刮起了“非遗集市”的潮流风,例如越城区第八届非遗集市也在前几天落幕。

  本届绍兴非遗集市开集日,天公不作美,却依旧挡不住市民赶集的热情。特别是在美食摊前,不少市民撑着雨伞排起了队。嵊州小笼制作技艺的展示摊位前,参展人张钢与同伴忙得不亦乐乎。“快,我这个发面的小笼包要两包,去年买回家家人都说好吃,今年我看了新闻特意来买的。”一位市民快速地扫完付款码,就把位置让给了后面等待的顾客。她笑着说:“我每年都会到非遗集市买绍兴传统美食,特别是嵊州小笼、新昌芋饺这些食品,总觉得集市上买的口味特别正宗。”

  盐焗鸡制作技艺展示摊位前也挤满了顾客,参展人正忙碌着。他表示,去年的集市也来参加了,效果非常好,今年一召集马上就报名。“通过非遗集市平台,打响了盐焗鸡在绍兴的知名度,还有不少顾客加了我们的微信,让我们快递到家。”

  一位非遗传承人说,在城市核心区域开展大型产品展示的成本不是个人能够承受的,非遗集市人气旺、公益性强,对于老手艺人来说,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提升了非遗传承的信心。“毕竟手艺人也是要吃饭的,非遗集市这样的商业平台为绍兴的非遗项目打品牌、增销量,促进了非遗产品重返大众视野,提高了非遗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

集市玩转“花样经”

  正如黄校邦所言,绍兴非遗集市经过十年时间的发展,不仅规模大了,而且花样也越来越多。今年更是在去年活动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增加了与兄弟城市的融合,打起了区域组合拳。

  记者了解到,本届非遗集市集聚绍兴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代表性项目近80个,还有来自杭州市和宁波市的1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及文创企业参与,集中呈现浙东运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集市根据项目的特色和使用场景,通过嫁生活、茶生活、雅生活、美食区分区块呈现。”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场还有“绍兴味道——非遗美食伴手礼宣推展”“朝花夕拾——历届绍兴非遗集市回眸展”2个专题展览吸引市民驻足参观。

  “以前只知道非遗集市上可以买东西,现在才知道还可以听戏。”家住越城区书香锦苑小区的市民邱国祝连续两天来到城市广场看戏。本届集市举行了两场薪火新传——绍兴传统戏剧、曲艺代表性传承人优秀弟子专场展演,突出“传承”主题,邀请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优秀弟子进行展演,演出内容涵盖绍兴的越剧、绍剧、诸暨西路乱弹、绍兴目连戏、新昌调腔五大剧种和绍兴莲花落、绍兴摊簧、绍兴平湖调、绍兴词调、绍兴宣卷五大曲种。展演在展现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成果,搭建新传人表演舞台,促进传统戏剧、曲艺活态传承的同时,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在集市现场,不少年轻人也趁着周末前来“赶集”,他们除了吃美食、欣赏非遗文创之外,还对“黄酒+咖啡”“潮趣赶集+集章打卡”“传统医药+惠民义诊”等互动体验充满了兴趣。16日下午,文理学院学生陈晨与3位室友结伴来集章,她说,以前都是去博物馆、景区集章,这还是第一次参与到集市的集章活动,觉得很新鲜。

  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许金辉表示:“这种内容丰富,趣味十足的‘赶集’方式,提升了相关非遗项目的知晓度,让非遗集市在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火起来。”

  非遗保护开辟新路径

  绍兴市非遗集市走过10年,在绍兴非遗传承保护工作21年历史里留下了串串印迹。

  2003年,绍兴非遗传承大幕开启。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绍兴市推荐申报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大禹祭典、梁祝传说、西施传说、嵊州吹打、越剧、新昌调腔、绍兴平湖调、绍兴莲花落、嵊州竹编等10个项目入选,绍兴非遗一举成名,全国瞩目。

  如今,绍兴已经形成了由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截至目前,绍兴市共有21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4人入选浙江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5人成为绍兴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约500人。

  记者从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了解到,绍兴市目前已认定了生产性、教学性、展示性等各类市级非遗传承基地184家,认定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等绍兴市非遗旅游景区19家,认定15家乡村非遗体验基地,认定20家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建设认定47家市级非遗工坊,建设完成非遗客厅2家、非遗形象门店30家……绍兴非遗保护形成了融古通今、启迪未来、传承创新发展的局面。

  在非遗保护成果丰硕的基础上,这几年,非遗集市、非遗景区、非遗游线、非遗体验、非遗兴乡大巡游等各类“非遗+”活动正带着绍兴非遗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做深文商旅融合文章,成为绍兴市民的心头好、非遗展示的品牌窗口。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葛建民表示,绍兴非遗集市是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打造的品牌活动,是贯彻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的有效路径。通过非遗集市,绍兴全面展示了非遗保护成果,也促进了社会参与共享,更通过窗口促进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今后,我们的非遗集市将在提高品牌化、市场化、年轻化水平上有更多创新举措,并增添更多创新性、体验性和群众性,让非遗更加融入百姓生活。”葛建民说。

http://epaper.shaoxing.com.cn/sxrb/pc/column/202411/20/node_06.html











0.5元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