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建炎年间冬有天黄昏,一个访道求仙的山客路过偏僻的万宝村,登上平潭岭,看到一片好风水,于是结庐隐居此地,有一律为证:
平潭长岭上,剩稻带余香。
云脚踏青嶂,烟霞燃夕阳。
行随知合一,妄且作离伤。
大道红尘落,依然识故乡。
八百年后的一个周日(12/11),越地的疫控进入了新阶段后,第一次出行爬山。细君叮嘱做好防护,别坐公交,自驾去。有理。既然自驾,就到公交不便的偏僻山村去。
万乔村在绍兴东南角,毗邻上虞汤浦嵊州蒋镇,由北面的万宝和南面的乔岙两个自然村组成。大山深处,人烟稀少,幽静安谧。车行一小时有余,入乡道盘山公路到尽头,一个小小的沈湖山塘,周边山峦青竹绿浪,寒雾玉烟,空气清冽。刚好有个老乡下山来,问道指路说野路小路,路路相通。穿过金家山竹海南去上王,东达蒋镇,也可小环返回沈湖。于是宽心放步入林闲逛。
竹海小径,在乔岙村上方向东南逶迤而去。两旁绿竹猗猗,间有山溪潺潺,风动竹林梢,水流苔绿石,西坡寒雾起,东山有暖照。只是上到半山腰,水泥小径湿滑,再上枯竹横道,荒草丛生,掩没了山道,三百多米强穿,把衣服一层层剥掉只剩汗淋淋的胸腹,才走上山脊。好在一路时不时有挖冬笋的新土,才让我放心路路相通。
听到狗叫声了,下望黛瓦黄泥墙,下坡穿竹林,踏上黄泥小道,绕过几处阴宅,便见一片田野,绕田塍,穿村居,看到大溪过村,才知来到了上王村。
上王村乃是王献之后裔居住地,自从始祖王痒在南宋时期迁居到此,已八百年有余。古时村名风鉴友悌,取高风亮节,族人和睦之意。村居沿溪岸山坡上排开,别具古风乡韵,宗祠,台门,书院,庙宇,岸树,古桥,参差错落,掩映在青山翠谷间,枕水听溪,坐山看云,世外桃源般的所在。以前来过几次,因为识不了几个字,只对復初桥(古雅的桥名)畔的腊梅和村口的大糕店印象深刻。闻香识寒客,临水照疏影影。幸喜紫米糕,甜糯尚余温。闻了腊梅香,吃了大王糕,一路劲足回到了起点。本想就此回家,突然想起上次去万宝村看到有条机耕路绕山而上,何不趁机上去一探究竟,开路上山,山中定有奥妙。下午三点半,时间还早。
于是车到山下,悠然盘旋而上,一公里光景,眼前豁然开朗,山坪开阔,一马平川,梯田层层,菜园油油,居然还有七八辆车在上面,梯田上方一座粉墙楼房,在山色背景下,尤其醒目。看到一个道士模样的男子在指点民工清理山坡野植。交谈中才知道他带了几个徒弟在此结庐山居,了却红尘。真是:高人山外山,凡夫尘中尘啊!进楼小坐片刻,张道陵之气,鬼谷子之神在清茶茗烟中袅袅升腾。
窗外云光叆叇,落霞缤纷,山色朦胧,鸣鸟投林。时光不早了,就此别过,有缘道上见。晚风清冽气,暮色彩云天。回到车上,留恋依依,回程就如
【远朝归】
晴晓清风,散雾霾尘烟,云霄景霁。
星痕月迹,长夜已然前世。
青阳路上,照温暖、与春开始。
新天地。有腊梅放香,寒客临水。
天际。
竹舞枫歌,落叶寄丹心,片片情意。
深深恋着,根植在桃源里。
淙淙碧涧,听嘱咐、真言心底。
归元气。化成了、道陵虹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