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在古书中最早见于《诗经》一书,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旧埠陈兄,性秉直,早年在部队任代理排长,不善交际。在本村山岙承包了六七亩果园,其中植有三五株板栗。恰好,在今秋板栗成熟季节碰上,盛情难却,非要拉我上果园去剪板栗。
车行于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浅起泥浆洒满整两车身。只见山岙间,枫树成林,杂草漫道,茶树低婑间错落有致,条条寒玉秀立相间,橙色桔子垂挂枝间,远山如黛,近园碧翠。站立山巅,空旷清新。有鸟鸣,有风拂,或低吟浅唱,或清翠宛转。
陈兄挎篮我背钩,一前一后,步入板栗树下。有松鼠在其间跳跃,树下坠入之果十有九空,皆拜此灵物所赐。钩子重重落下,板栗纷纷掉下,春播秋收,收的是一种喜庆,无论数量多寡。
栗,外壳皆为刺,且坚硬无比。若不小心采拾,难免会扎出血。陈兄对此物可颇有经验,一脚踩住其壳,用剪子剖其外壳,瞬间露出果中之肉,呈暗红色妥圆状,头部略尖,浑身丝丝发亮,甚是可爱,不愧为山珍之名。
一小时后,见一篮己有半,便笑着说陈兄山珍足矣。回至其屋,品茗叙谈至日暮。
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不用常联系,而在于常牵挂。俗话说得好:君子之交而淡如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