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黄酒撞了一下腰
浙沣楼主2025-04-28 18:57 绍兴
60楼
钢铁侠8:写的不错不错很好,楼主卖的是会x?古越x?还有塔x牌的黄酒。(2025-04-28 15:25)
都不是。我只能告诉你我目前在书圣故里
浙沣楼主2025-04-28 18:57 绍兴
61楼
浙沣楼主2025-04-29 08:04 绍兴
62楼
今天4月29日,离五一还有两天。这个月塌了。哎,这 业绩……
作为一个卖黄酒的,怎么可以不知道大概流程?所以,些微了解下吧。(一)
①酒药(小曲):用米粉、辣蓼草等制成,含酵母菌和根霉,用于发酵启动。
②麦曲制作:小麦粉碎后加水拌匀,压成块状,在30℃左右的环境中培养20-30天,生成糖化酶和风味物质。
按照农历,大概七八月份,差不多就是公历的八九月份,开始辣蓼草的采摘,当然,端午节前后,是辣蓼草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
浙沣楼主2025-04-30 08:05 绍兴
63楼
今天4月30日了,明天五一小长假了。我在书圣故里等你们。
继续酿造,今天酒曲备好,开始淋饭!
①前期准备:将糯米进行充分浸泡,同时清洗盛酒的容器,确保缸沿等细节部分也清洗干净,因为这些细节往往对最终酒的品质产生直接影响
②浸泡与蒸煮:将糯米浸泡一昼夜后蒸熟。将蒸熟的米饭移至木桶上,用冷水淋之,降低温度至约50摄氏度。回水操作:将淋过的水积在桶中,再次用于淋饭,使米饭温度降至约32摄氏度
浙沣楼主2025-05-01 17:29 绍兴
64楼
今天劳动节,劳动节继续劳动。看到行人如织,试喝的人乌泱泱,买的人一丢丢。截止到目前,任务才完成一半,加油!
昨天已经淋好饭了,今天开始酿酒…
①拌曲。按比例加入酒药(0.3%-0.5%),搭成V形窝,促进好氧糖化(48-72小时),窝中聚积甜液(糖度15-20%)。
②主发酵(开耙)。
——投水加曲:按配方加入鉴湖水、麦曲(如加饭酒减少水量,元红酒按比例)。
——控温发酵:温度升至33-35℃时,通过“开耙”(搅拌)降温至28-30℃,平衡糖化与酒精发酵。
——关键阶段:持续5-7天,酒精达14%-16%vol,残糖留存(半甜/甜型酒)。
③后发酵(养醅)
——陶坛陈贮:酒醅转入陶坛,低温(10-15℃)缓慢发酵60-90天,酯类、高级醇等风味物质生成。
浙沣楼主2025-05-02 06:21 绍兴
65楼
今天5月2日,小假期已经过去1天,今天继续加油。
基本上这两天客人问到的都是前几天整理出来的。虽然我们的价格高,背书也强大,材质也好,但是,客人还是因为我的口才而掏了腰包。
酿造已近尾声……
⑦ 压榨与澄清。用传统木榨或机械压榨分离酒液与酒糟。酒液静置澄清,去除沉淀物。
⑧ 煎酒(杀菌)。澄清酒液加热至85-90℃杀菌,终止发酵,稳定酒质。
⑨ 陈酿。煎酒后灌入陶坛密封,存放于阴凉通风处,陈酿1-3年甚至更久。陈酿过程中酒体醇化,色泽转为琥珀,口感更柔和。
浙沣楼主2025-05-03 06:16 绍兴
66楼
今天5月3日。昨天又被客人宠,破了自己记录了。加油!
昨天被问到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反倒是黄酒怎么存储?根据deepseek,结合自己的一些情况,整理如下:
今天先将存储环境:
市区的家里一般我是放储物柜里的,当然也会有不少放车棚里,老家是乡下的,会放在楼道下的小房间里。为什么这么弄?
恒温恒湿避光。所有酒存储的理想温度是:15°C~20°C,理想湿度是60%~70%。另外不要经常去挪动。
①高温(>30°C会加速变质)和剧烈波动,远离暖气、灶台等热源。若室温过高,可短期冷藏(5°C~10°C),但长期冷藏可能导致酒体浑浊。
②湿度过低易导致陶坛封口干裂,湿度过高易滋生霉菌。可用湿度计监测,干燥时放置水盆增湿,潮湿时使用除湿盒。
③避光。紫外线会破坏脂类物质,产生“日光臭”。使用原厂深色陶坛/玻璃瓶,或用黑布包裹透明容器,存放于橱柜或遮光箱内。
家里一般都会开空调,所以恒温基本上还是能做到的,南方湿度还是可以的,北方就些微尴尬点,但是一般阴凉的地方,还是都过得去的。
浙沣楼主2025-05-04 07:27 绍兴
67楼
今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先烈!
这两天受人眷顾太多,所以自己增加了一个帮忙发快递推荐土特产的项目。
继续黄酒的存储。
④存储周期管理
——未开封保质期。普通黄酒:标注保质期通常为1-3年,实际在理想条件下可存5年以上。高端手工酒:陈化潜力达10年+,风味渐趋醇厚。
——定期检查:每季度观察容器密封性,陶坛轻摇听液声判断蒸发量(明显减少需饮用)。
⑤注意事项
——异味隔离:远离樟脑丸、香水等挥发性物质,酒体易吸附异味。
——防生物污染:米虫、果蝇可能通过破损封口侵入,发现异物立即过滤并尽快饮用。
——冬季防冻:北方地区避免阳台存放,-5°C以下可能导致酒液结冰膨胀破瓶。
浙沣楼主2025-05-05 08:02 绍兴
68楼
今天5月5日,现在大雨。假期最后一天,也是我在书圣故里做卖酒佬的最后一天,明天我就去新公司做新工作了,不过不影响我今天继续努力!当然,黄酒的帖子我也会继续更新下去,顺便泄密下,下周开始,可能写点很多人没感受过的生活。
今天扯皮点什么呢?大家听说过味觉地图没?就是所谓的:舌尖尝甜,舌根尝苦,两侧前半部分为咸,两侧后半部分为酸,中间为鲜。
当然,现在也有科学依据说,这是个要有,原著解读错误,相对变成了绝对。
但是,不管怎样,对于我这款含糖量不高的,有些客人又是第一次接触黄酒的,我会让客人把舌头伸出来,用舌尖触碰酒液,的确能第一时间尝出甜味。而也有客人直接仰头倒进去,直接喊出怎么这么苦。
当然,这个只是属于我的个人见解,黄酒需要品,就像在古城绍兴里游玩,你只有慢慢的走,才能了解这座千年古城的真正底蕴,恰如绍兴黄酒,始终值得回味!
浙沣楼主2025-05-06 06:31 绍兴
69楼
今天5月6日,去新单位报到,但是不影响我继续发黄酒的帖子,也不影响我业余时间回老地方兼职提升自己的能力。
昨天想着分上中下聊下黄酒的品鉴,但是今天发现好像上中下不够写,可能还是得用一二三四五。哎,思虑不周!
今天扯皮什么?品之前,先说下黄酒要不要醒。
黄酒和葡萄酒不同,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葡萄酒的醒酒是为了挥发杂质与不良气味、柔化单宁结构、释放香气分子、去除沉淀物。
黄酒要不要醒?黄酒也要醒,但是得分两种。
①新酒。一般无需醒酒:新鲜黄酒(3年以内)香气活跃,直接饮用即可。若开瓶后酒体略显紧涩,可短时间醒酒(5-10分钟)
②年份酒(如10年以上)。因长期贮存,风味内敛,可能带有少量沉淀。适当醒酒(10-30分钟)能帮助香气释放,柔化口感,同时分离沉淀。
补充:温饮替代醒酒。绍兴黄酒常以温饮(30-40℃)提升风味,加热过程本身会促进香气挥发,类似醒酒效果
浙沣楼主2025-05-06 08:33 浙江
70楼
犯了个错误,查了资料才发现,状元红和女儿红属于元红
我本无名2025-05-06 09:12 绍兴
71楼
整个楼,遗憾没一个图片哈哈
或酒,或杯,或风景, 都好
期待更多惊喜
浙沣楼主2025-05-06 13:35 绍兴
72楼
我本无名:整个楼,遗憾没一个图片哈哈
或酒,或杯,或风景, 都好
期待更多惊喜(2025-05-06 09:12)
故意不发图的,因为其他地方有图
浙沣楼主2025-05-06 22:29 绍兴
73楼
我本无名:整个楼,遗憾没一个图片哈哈
或酒,或杯,或风景, 都好
期待更多惊喜(2025-05-06 09:12)
应你邀
浙沣楼主2025-05-07 08:34 浙江
74楼
今天5月7日,昨天已跳槽,晚上的时候还是会在的。兼职。?
继续黄酒的品鉴。昨天说到醒酒。关于醒酒,以前玩葡萄酒的时候,我是这么和客人说的。
醒酒,就是把酒叫醒。这个过程。和我们一天的状态差不多。为什么这么讲呢?
睡了一晚,起床气多少有点,各种不爽。——有点刺鼻
洗把脸,清醒一下,相当于倒酒杯里,开始精神焕发。——有点清香出来
到了公司,没迟到,还收到一个公司福利,精神抖擞。——香味四溢
干了一天,开始腰酸背痛,无精打采——酒味变酸,香气跑光。
酒的品鉴基本上分三块,色香味。从高到低,眼睛看,鼻子闻,口中尝。
明天,或者今天晚上的时候,我们聊观色。
浙沣楼主2025-05-07 21:11 绍兴
75楼
今天第二帖,继续黄酒的品鉴。在正式品鉴之前,先做点准备工作
①选酒。可选同一品牌不同含糖量的,如元红、加饭、善酿、香雪;也可选同一含糖量区间不同厂家的;当然,也可只选一款酒,不同温度下的对比。
②器具。酒杯,为了方便观色,建议红酒杯。冰桶及冰块,温酒器。
③其他准备。
——房间内无异味,包括不要洒香水,尤其是在自己身上喷一些让人舒服的气味,因为会干扰到你的嗅觉。
——温开水,用来漱口,当然,也有人准备一些苏打或者清淡的小零食,可以快速让口腔变干净,以防影响味觉。
——光线。光线明亮,用白色灯,其他颜色会影响你的颜色判断。当然,再准备一块白色台布,如果没有白色台布,白纸一张也可以。
浙沣楼主2025-05-08 07:18 绍兴
76楼
5月8日,晨,有雨。
贴完贴,去干活了。
准备工作基本上已经到位,那么进入品——观色。
①酒液色泽:
——新酒:浅琥珀色或淡黄色,清澈透明。
——陈酒:深琥珀色至红褐色(氧化与陈化结果)。
②酒体状态:观察是否浑浊(正常沉淀为自然现象,但浑浊可能为变质)。
——挂杯:轻摇酒杯,观察酒液沿杯壁流下的速度,挂杯明显者通常酒体醇厚。
③补充:
——边缘颜色会有一定差异,参考前面的帖子。
——焦糖色添加的多少也关系到颜色,尽量找同一类型和年份的,粗看颜色接近的
浙沣楼主2025-05-09 09:31 浙江
77楼
5月9日,今天一个老哥哥说,9号了,马上又12号了。汶川地震,唉……逝者永安息!
貌似,好像,每天我看了下访问人数,节假日的时候大概120左右,工作日大概200人左右。谢谢各位对我的宠爱!
继续品酒,昨天观色,今日闻香:嗅觉体验!
①初次嗅闻:静置酒杯,轻嗅表层香气(避免过近,酒精刺激鼻腔)。
②摇杯释放:旋转酒杯,让酒液接触空气,释放深层香气。
③香气层次:
——基础香:谷物香(糯米、麦曲)、焦糖、蜜枣。
——陈年香:干果(杏仁、核桃)、木质、菌菇(如绍兴老酒特有的“霉香”)。
——异香判断:若有酸败、刺鼻酒精味,可能为变质。
浙沣楼主2025-05-10 07:38 绍兴
78楼
今天5月10日,明天母亲节。特作诗一首:母爱情深岂可轻,孝心无价胜千金。问及总言不需礼,启坛已见笑纹深。周清一盏温岁月,滴滴凝成岁月香。何妨以酒诉衷情,举杯同敬好时光。
早上翻记录,哎,品鉴以前写过了,不过不在乎,这次写得稍微详细点,算是补充吧。嘿嘿
色香味,今天聊味。品味:味觉与触觉体验。
①小口啜饮:轻抿5-10ml,让酒液浸润口腔各部位(舌尖感甜,舌侧感酸,舌根感苦)。
②风味解析:
——甜度:半甜型(善酿)的蜂蜜感,甜型(香雪)的糖蜜感。
——酸度:优质酸如梅子酸,平衡甜腻;劣质酸为尖锐醋酸。
——鲜味(氨基酸):陈年黄酒的“鲜味”尤为明显(源于蛋白质分解)。
③酒体:轻盈(新酒)或厚重(老酒),有无油脂感。
④口感平衡:甜、酸、苦、鲜是否和谐,有无酒精灼热感(优质黄酒酒精感柔和)。
浙沣楼主2025-05-12 09:56 浙江
79楼
今天5月12日,愿那场灾难逝者永安息!
今天5月12日,祝白衣天使节日快乐!
昨天摸了一天鱼,卖了一瓶。哎!果然兼职不靠谱。哈哈。
今天是关于品鉴的终结篇,说点注意事项!
①适量品鉴:黄酒酒精度虽低(14%-20%),但后劲较强,避免空腹饮用。
②陈年酒鉴别:真老酒颜色自然渐变,香气复杂;假老酒可能添加焦糖色,香气单一。
③文化延伸:品鉴时可结合黄酒历史(如春秋战国起源)、工艺(酒药、麦曲、淋饭法)加深理解。
浙沣楼主2025-05-13 21:55 浙江
80楼
今天停更一天
浙沣楼主2025-05-14 16:08 绍兴
81楼
今天5月14日,继续工作,昨天有点忙,是因为在整理各种东西,所以不想发帖了。
今天聊什么?想起很多朋友问到的一个问题,高铁能带酒吗?能!但是有条件。
根据12306网站上查到的2022年05月27日生成的《国家铁路局 公安部关于公布 «铁路旅客禁止、 限制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 的公告》,第三大条第一小条提到:包装密封完好、标志清晰且酒精体积百分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4%、小于或者等于70%的酒类饮品累计不超过3000毫升。
具体来说:必须是封装完好、无破损、无泄漏的瓶装酒,且包装上需有正规厂家的标识和酒精度数说明。散装白酒、自制米酒、用塑料油壶或饮料瓶装的酒等禁止携带。
所以,24 度以下:不限制数量,但不能超过个人携带物品总重量 20kg。
24 度至 50 度:每名成年旅客可带不超过一箱(6 瓶装,总容量不超过 3000ml)。
50 度至 70 度:每名成年旅客可带 2 瓶,总容量不超过 1000ml。
70 度以上:禁止携带。
浙沣楼主2025-05-15 10:14 绍兴
82楼
今天5月15日,现在阴,老天爷下个雨吧,昨天晚上热死了,还好有空调。
前几天有个客人说,怎么黄酒喝起来,有种蟹的味觉?这不是第一个客人问了,但他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为什么黄酒里能品出蟹的感觉来?根据deepseek和百度提供的资料,总大概是这么说的:
①鲜味物质的相似性
——氨基酸与核苷酸:黄酒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和核苷酸,这些物质是鲜味的重要来源。蟹肉同样富含谷氨酸和肌苷酸,尤其是蒸煮后鲜味更为突出。两者在鲜味成分上的相似性,可能使人在饮用黄酒时联想到蟹的鲜甜。
——琥珀酸:黄酒中的琥珀酸(一种有机酸)也能增强鲜味,而蟹类体内同样含有琥珀酸,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味觉关联。
②陈年黄酒的特殊风味:陈年黄酒经过长期储存,可能产生类似海鲜的“氧化风味”(如坚果、海洋气息),与蟹的鲜香产生微妙呼应。——我买的就是陈年黄酒。
③个体感知差异
——味觉敏感度:部分人对鲜味或特定香气更为敏感,可能更容易捕捉到黄酒与蟹之间的风味联系。
——饮用场景的联想:若客人曾在品蟹时饮用黄酒,场景记忆可能强化两者的味觉关联,甚至形成条件反射般的味觉体验。
现场品基本上就这些个点。仅供参考
浙沣楼主2025-05-17 22:21 绍兴
83楼
昨天断更一天,电脑坏掉了,其实关键节点是,不知道发什么帖子了。所以今天继续断更一天。要整理下全部内容。
今天5月17日 ,下班后准时到书圣故里兼职卖酒。
诸暨安杰玛2025-05-18 09:49 浙江
84楼
高血压患者能喝黄酒么?很多医生说高血压患者只能少量喝点白酒,不能喝黄酒,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科学依据?
浙沣楼主2025-05-18 14:32 浙江
85楼
诸暨安杰玛:高血压患者能喝黄酒么?很多医生说高血压患者只能少量喝点白酒,不能喝黄酒,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科学依据?(2025-05-18 09:49)
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有没有科学性,毕竟这块真不是很明白。个人是这么理解的
①黄酒虽然度数低,但是还是有酒精的,酒精会使血管段时间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②酒可能会影响降压药的治疗效果。
欢迎懂行的朋友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浙沣楼主2025-05-18 21:27 绍兴
86楼
诸暨安杰玛:高血压患者能喝黄酒么?很多医生说高血压患者只能少量喝点白酒,不能喝黄酒,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科学依据?(2025-05-18 09:49)
补充,刚网查了下。
医生不建议喝黄酒是因为黄酒糯米做,相对而言,热量较高,易导致体重增加,而肥胖也是高血压的因素之一。
浙沣楼主2025-05-19 16:19 绍兴
87楼
今天5月19日,先吐个槽,晚上再更新。
某个酒老板找我说,想把店搞成网红打卡地,我不反对。
老板想通过一些吹瓶免费喝的方式来吸引人,再邀请网红打卡。
但是个人想法,网红和这种吹瓶的方式,只能引来一波流量,关键是:①吹瓶容易吹出问题,毕竟客户的身体情况我们不知道,就算提醒了,也可能会有意外。②请什么样的网红?
我个人的想法是通过
①持续酒文化输出,拍一些有创意的视频。
②沉浸式体验。但是因为在景区,游客基本上停留时间短,不过可以搞个3D打印机,或者体验一把老绍兴人的生活——八仙桌茴香豆锡酒壶等
③AI机器人搞一个。
浙沣楼主2025-05-19 21:47 绍兴
88楼
居然破1万阅读量了,谢谢各位对我的支持。虽然水平很差。
今天不说其他的,就对前几天关于品鉴里的闻香有个小补充。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客人教我的。
倒一点酒在手心 ,然后手掌相对,把手心搓热,相当于在给黄酒加热,等到手上感觉不到湿滑感后,把手掌捧到鼻子下,细闻,因为酒精基本上已经挥发掉,酯类醚类等芳香化合物开始发挥本色,你会问到典型的米香和枣香。当然,因为毕竟黄酒里还是有点糖分的,所以你的手会有点黏糊糊的感觉。
另外的,据说3年陈5年陈的酒,酒杯里的余香基本上没有,或者余香很短,十多年的,基本上能24小时后还有,这个好像是如此。
各位看官有雅兴的话可以试一下哦。
浙沣楼主2025-05-20 20:19 浙江
89楼
今天520,有多少人520了?说好的15号发薪水,拖到20号也没关系,嗯,又给我省钱了,因为今天又没说起发。
昨晚电脑莫名又坏了,哎。等会儿小家伙睡下后拆机箱看看。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酒没喝完,但是短时间内不一定会喝,怎么保存?
我以前搞葡萄酒的时候,包括自己,喝不完的葡萄酒,瓶塞用原来的,只不过是倒过来塞,因为你会发现原样塞不回去,然后放冰箱里冰镇着。后来发现有专家说,容易串味,还有就是软木塞有细菌啥的,需要用专业的那种。其实我们所买到的真空塞也是很不真空的。
所以,后来我就想了一招。因为发现有保鲜膜啊。
在瓶口罩一张保鲜膜,瓶塞和保鲜膜一起塞进去,这样就可以防止瓶塞污染酒液。
然后再用保鲜膜把瓶口再绕几下,这样基本上可以防止冰箱里的各种气味跑瓶子里去。
黄酒其实也可以这么操作。当然,有条件的,买点生料带,或者蜜蜡,这个我觉得没必要了。因为,毕竟酒是用来喝的,临时保存而已。
当然,除非你玩收藏,那就下回我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