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记 11 月 1 日中午小聚
林冰
25-11-01 20:15 绍兴
楼主
日子过得真快,“星群”隔周周六的小聚,转眼就到了。11 月 1 日恰逢周六,按惯例,群主前一天早上就在群里发了条幽默通知:“诸位群友:早上好!明日又到两周一聚的咪酒盛会,张氏等着你们!”消息一出,群友们纷纷响应,我也赶紧回帖,承诺准时赴约。

2025年还剩两个月,满打满算也就八周,即便一次不缺席,今年的小聚也只剩四次。何况今天本就是个好日子,新月份的第一天,深秋时节,还是 “双 11” 的前奏曲。“11.1”读起来像“要、要、要”,既是心里的仪式感,也像心灵的新起点,透着新开始的希望,让人莫名生出股积极饱满的劲儿。

原本想早点到张氏,没成想在门口就遇上了一行五人,从断桥过来的“飞龙在天”、老秦、老高、长虹,还有位满头白发的高个子。进了大厅才发现,济良、朔鹏和金龙已经在那儿喝茶了。算下来,此时已有九人,加上还没到的恩典,至少能凑齐十位。原先大厅中间那张八九人坐的圆桌显然挤了,有人提议换到旁边那张更大的圆台面。

金龙和长虹要去点菜,大家便凑在一起数人数,还琢磨着谁会迟到。有人让我给马达打个电话,问问他来不来,我补充了一句:“陆肯定会来,到齐就是十二位。” 话刚说完,陆就出现在门口,我赶紧迎上去,把预留群主旁边的位子让给了他。之前我就笃定陆会来,这会儿大家都说,不管是心灵感应还是彼此知根知底,这份默契确实让人开心。

这么一来,原本的十人就变成了十一位。我笑着说,这既是巧合也是机缘,11 月 1 日,11人同席,比“双 11”还多一个“1”。“1”的说法有很多,权威、纯粹、统一,但在我看来,最实在的还是“起始与根源”。说到底,能在 11 月 1 日凑齐 11 个人,简直是天意。更巧的是,席间多出来的这位,是高秦等人七年没见的老同学孙。他特意带了一瓶印着“男人的情怀与酒”的“醉三旬”和大家一起品鉴。我跟“飞龙在天” 说,就算提前定好 11 月 1 日中午,专门约 11 个人来聚,也未必能这么齐整,真是应了“无巧不成书”之说。

我是2019 年底加入“星群”的,这六年多里,还是头一回见到孙。他自己说,上一次来“星群”聚餐,得是七年前了,那会儿文龙还在。

孙带来的“醉三旬”是贵州醉三旬酒业有限公司用古法酿的酱香型白酒,酒精度 53% vol。席间,老秦、“飞龙在天”、孙和我四人喝白酒,后来经不住众人劝说,恩典也尝了两口。济良、朔鹏、长虹和恩典则分了一瓶加饭酒,张、陆还有老高三人以茶代酒。最后算下来,我喝了四两,他们三位加起来不到四两,瓶里还剩二两。“飞龙在天”他们说,这剩下的酒让我带回家,慢慢品。想想也是好笑,十一个土生土长的酒乡汉子,居然连一瓶白酒都没喝完,个个好像都跟酒没了缘分。

不过这53度的 “醉三旬”口感不错,喝了不上头,小口慢品时,那股醇香能让人慢慢醉进去。我以前在东北、西北待过,山西、安徽、云贵川也都去过,喝过的酒不算少,却从没喝过“醉三旬”。定是今天日子好、天气好、凑得巧,加上酒本身味道好,我竟没听众人之劝,大口干了小两杯。

其实饮酒的韵味,全在境界与回味里。喝到微醺时,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既寻常又不寻常,大概就是人们说的“飘飘欲仙”。等我喝到四两,见瓶里还有酒,就戛然而止。再喝就过了,一来已非壮年;二来醉了没人管;最关键的是,“好花开到半开时,美酒饮到微醉中”,只有微醺时,才能尝出酒的美妙,也才能品出今天日子的好、同席十人的好。

适可而止,才不辜负 11 月 1 日这 11 人小聚的缘分。饮出乐趣,也饮出几分自在。想来往后的日子,朴素的茶要喝,醇厚的酒也该品。不必刻意拒绝酒,不如把一份自在的心情,借着酒意,刻进品味与美感的雅致里。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回复内容:
首页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