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刚刚开学
绍兴王女士却发了愁
看着自家孩子整日沉默寡言
仿佛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该如何引导孩子
走出内心的小世界呢?
什么是“人机”模式?
“‘人机’孩子,一般是指在学校生活中,不社交、低能耗,只会按部就班的孩子。”王乐怡解释道,“就如游戏设置当中的NPC一样,他们不关注外界,看起来是一个安静学习的状态。”
对于部分家长来说,这样的孩子守纪律少麻烦,可以安安静静的学习,但其实这类学生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王乐怡指出:“这类孩子往往对生活感到麻木,会在高压力强监管的现实中陷入意义危机,质疑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
怎样引导“人机”孩子重建社交信心?
学校和家长需要协手合作,共同让‘人机’孩子走出封闭的小世界。王乐怡建议,“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小组合作类的活动,让孩子在互动中建立紧密的集体归属感,让所有孩子的想法都能被虚心听取。”
家长的支持同样十分重要,“家长要学会倾听并提供情感支持,减少孩子自我怀疑。”王乐怡补充道,“同时,要引导并提供解决思路,保护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性,相信孩子有面对青春期成长困境的能力。”家长要从日常生活中创造交流机会,比如邀请孩子的好友到家中做客,或带孩子参与亲子活动,让孩子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接触同伴。
此外,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打破“人机”状态的有效方式。兴趣爱好不仅能让孩子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找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通过共同的兴趣活动,孩子们更容易打开话匣子,建立起真诚的友谊。
最后,王乐怡特别强调:“一定要让孩子‘活’起来、‘野’起来!培养他们鲜活的‘人’的感觉,蓬勃的‘生命力’远比任何的成绩都重要。”
http://m.shaoxing.com.cn/p/336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