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由汪伦送别李白想起
林冰
25-08-28 18:33 绍兴
楼主
自古以来,迎来送别,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风雅之事。

古人送别,多雅人深致,南浦骊歌,灞桥折柳,平时莫逆于心,临别难舍难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看“碧云天,黄花地”,惺惺相问,“晓来谁染霜林醉”,却道“总是离人泪”,此景此情,能不让人泣离别,兴悲怀!

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知道汪伦来送他了;朱自清父亲在车站的背影,告诉人们他与儿子在站台的离别,不论古今,他们都是有情之人,滤除了功利的尘沙,他们的心地清澈无尘,纯净而诚挚,因而才能成为经典而不朽,才能撩拨起人们心底那最柔软的琴弦,铮然有声。

此刻,我好像看到李白在青弋江源头,布衣褐衫,斜别一柄长剑,解开缆绳,跳上小船,船头老大将竹篙落到水中,轻轻打一篙,小船缓缓悠悠地起程。这时,岸上飘来渺渺歌声,李白停篙伫听,脸上漾起丝丝微笑,原来是汪伦来与他道别。

汪伦站在岸边,向李白挥手,发丝随衣袂飘舞,李白眼眶有些湿润,同样与岸上的送行人挥动着手,便起篙向远处而行。岸上的汪伦渐渐地渺如一苇。

这画面如此清晰,是因为我实在艳羡与钦佩李汪的友情,还有他俩潇洒自然又不落俗套的告别方式。汪伦踏歌而来,李白飘然而去,简洁明快,遂成千古绝唱。

去留之间,难免缠绵,如何做得自然与随意,真的需要水样情怀和云样气度。挥手道别时,情意如水漫布四骸,眼睛因此而迷离,手因此而柔软,在相互的对视中波荡水涌,淹没了彼此。如果一任汪洋横肆,走不得,又能留得住吗?其实,不妨让心中那份情淌成一泓溪水,不仅在分手时沾湿对方的衣衫,而且在别后的岁月中滋润每一个日子,思念遂成美丽,离别终成诗意。

于是,去时如云,别时如风,卷舒自如,随缘而安,把挚情编织成思念,萦回在彼此心间,这样,是不是更值得回味与珍惜!

去留无意,是一种心境,也是一份姿态。这不是绝情寡义,而只是将别离简略成一道风景,编辑成一本书,可赏心悦目,亦可指摩书香,在自然随意中求得心境平和。倘能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