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母亲节里忆母亲一二事
林冰
25-05-11 20:58 绍兴
楼主
一辈子中,有一个人的恩情,注定是谁都报答不完的。这个人,就是母亲。在2025的母亲节,不由追思起自己那位短命的母亲。

母亲:凌彩芬;生于1922年凌家山,卒于1962年绍兴右营堂22号台门。38年结婚,39年当母亲,52年生育最小的儿子后与丈夫离婚,离婚后直至58年病魔缠身时,她凭自己一手好的缝纫本领,在水澄桥南侧的大街里开了爿“洋车店”挣钱度日,生意相当不错,记忆中至少每年的春节都有新衣裳穿。

我祖母告诉过我,我母亲漂亮又能干,年轻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身材高跳,皮肤白皙,五官精致。说她没出嫁时,在台门口踮脚晾晒被单时,晨光穿透被单,在雾气中勾出修长的轮廓。当微风鼓起月白斜襟衫,后颈至腰际的弧度,像极了檐角垂落的雨丝。‌当夕阳把她的影子抻长在河沿的青石板上时,三十七码布鞋起落间,麻花辫梢扫过的光影,在村口织出了一张流动的网。还有印花蓝布围裙的系带总在身后荡着,当她弯腰在踏道头上洗衣裳时,那截柔韧的弧度,恰似被春雨压弯的伙梢竹。

母亲聪慧过人,尚没被病魔击倒时,生活最困难,她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自幼生活在单亲家庭,可兄妹几个的健康与体面,不输双亲家庭。母亲热情开朗,年青能干,人缘很好,住右营堂的邻居,还有胜利路弄堂口的都叫她“新少奶奶”。每到逢年过节,母亲都会赐些白糖,茶点给邻里,还帮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缝缝补补,过年还在门口的道地上搭炉灶用“洋油箱”烧粽子与大家分享。进右营堂路过的人,都能闻到粽子的香气,这是我这辈子最幸福,最能体悟到母爱温暖可心的日子。

只是好景不长,母亲35岁后即受疾病摧残,当时,无“癌”症一说,只知母亲吃的最多的药是“雷米封”,这药很贵,也很难买到。其实,我母亲得的只是肺结合,要有钱的话,积极求医完全可以治愈。可偏遇三年自然灾害,没有钱,没有药,等待她的只有没有尽头的折磨与苦难。身子终于一天天跨下去,硬撑两年,60后卧床不起,直至病入膏肓、撒手人寰,谢世时只剩一副骨架一张皮。

母亲,你可知道!如今,人均预期寿命都快到你谢世时的倍数,41岁如今被划入青年行列,这是人生中绽放的开始。情感的磨砺,岁月的蹉跎,让41岁的女子,更深邃、通达、历练。41岁的女子,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用善良铺就宽广,用才华携一襟情致。

母亲,你的一生,如此短暂,实属遗事!不过也好,至少在我的记忆深处,你永远那么漂亮,那么通透,脸上无皱纹,双鬓无银白。粉黛不施,照样光彩照人!
回复 
正序看 倒序看 收藏它 发新帖
飞太郎
2025-05-13 00:24 广西
1楼
我母亲2001年去世那时候我才15岁,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
回复内容:
首页
同城
论坛
我的